纸尿裤的召唤:一对夫妇如何点亮非洲的蓝海传奇
哈尔滨的冬夜,雪花如旧梦般纷飞,沈延昌和杨艳娟这对70后大学恋人,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业自动化的书本还热乎着,就被命运推向了未知的远方。90年代末,沈延昌甩开国企的铁饭碗,孤身闯荡尼日利亚,那片热土像磁石,吸住了他年轻的野心。他在当地一家港资厂做采购,风尘仆仆间结识供应商,学着用眼神读懂市场的脉动。回国后,杨艳娟从华南理工的讲台走下,两人携手在广州点起第一盏灯,2004年,森大集团悄然诞生,像一艘小船,驶向非洲的惊涛骇浪。
![]()
日子如砂漏,一滴滴滑落。2009年,加纳的尘土路边,沈延昌蹲下身,捡起一张废弃的卫生用品包装,眉头紧锁。他转头对杨艳娟说:“艳娟,你看,这儿新生儿多得像星星,可纸尿裤少得可怜。欧美货贵得离谱,本地人用不起,咱们为什么不试试?”杨艳娟笑了笑,眼睛亮如晨光:“老沈,机会藏在别人忽略的角落。咱们不卖高大上,就卖实惠,让非洲妈妈们笑起来。”就这样,Softcare品牌婴儿纸尿裤应运而生,从西非的集市起步,像种子悄然破土,扎根在贫瘠的土壤。
![]()
谜题渐开,成功如雾中灯塔,忽隐忽现。起初,他们靠中国供应链运货,价格亲民,却总觉链条太长,风险如影随形。2018年,加纳的工厂破土动工,第一条生产线嗡嗡作响,沈延昌站在机器旁,抹了把汗,对工人说:“从今起,咱们不是远方的客人,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纸尿裤不光是产品,是信任的桥梁。”本土化如魔法棒,挥舞间变幻出奇迹:在8个非洲国家,51条生产线如蛛网般铺开,年产能爆棚。摩托车队和小货车成了移动的翅膀,钻进偏远村寨的小店,Softcare的包装在阳光下闪耀。高性价比如磁铁,吸来无数家庭——纸尿裤市场份额飙升至20.3%,卫生巾稳占15.6%。那些本该哭闹的婴儿,换来妈妈们轻松的笑脸,杨艳娟常说:“一包纸尿裤,换来一夜好觉,这就是咱们的魔法。”
![]()
2024年,数字如潮水涌来:营收4.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净利润0.95亿美元。乐舒适已不是小舟,而是巨轮,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目光投向更广的拉美和中东蓝海。沈延昌望着窗外,感慨道:“艳娟,当年那张包装纸,是上天扔给我们的线索。谁知,一片薄薄的布料,能织出这么大的网?”
![]()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机会如隐形的河流,总在别人视而不见处奔腾;本土化是钥匙,打开信任的大门,让小生意变大梦想。
解决之道,
深耕一隅,化外来为本土;以实惠筑桥,连通人心与市场。
否则,
浅尝辄止,只剩遗憾的回音,错过蓝海的浪花。
这世上最软的布料,往往包裹着最硬的野心。唯有扎根土壤,方能收获星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