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近日,“河美·画境——2025当代油画实践场”首届中国油画名家进校园活动作品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云上美术馆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河北省高校艺术教育研究服务中心提供学术指导,河北美术学院主办。
![]()
开幕式现场。河北省文联供图
据悉,“河美·画境——2025当代油画实践场”以中国油画学派理论自觉与文化主体性建构为立足点,以燕赵地域文化为学术支点,集结国内顶尖油画艺术家群体。活动通过在地写生、学术研讨与跨域策展的立体化实践,深度探索油画语言与中国美学精神的融合机制。
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杨飞云,河北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王延山,清华美术学院教授王铁牛,河北美术学院举办者、校长甄忠义,及参展艺术家代表、河北美术学院师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开幕式由河北美术学院常务副校长张建敏主持。
![]()
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致辞。河北省文联供图
致辞环节中,各位嘉宾围绕活动意义、油画创作与艺术教育展开分享。靳尚谊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他表示,艺术的根本标准是“好坏”,而非“新旧”;“创新”在科技领域意义重大,但在艺术领域,更应关注作品的质量与深度;风格与个性固然重要,但只有在扎实的基础与高质量的创作之上,个性才有真正的价值。他提出,中国的自然光线条件与欧洲差异明显,油画创作的环境更具挑战,因此艺术家更应回归写生、重视基础训练,通过观察与感知积累绘画经验。
![]()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名誉院长杨飞云致辞。河北省文联供图
杨飞云表示,本次活动通过现场写生、创作实践与专题研讨等多维方式,促进了艺术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在此次交流过程中,艺术家们的创作与讨论呈现出鲜明的人文气象与学术温度,体现了中国油画在当代语境下的探索活力与文化自觉。他对所有参与艺术家与组织团队的投入和坚持表示感谢,这样的活动让学术研究回归到创作现场,也为油画艺术的当代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考与动力。
王延山认为,展览呈现了油画在多层面的多元尝试,为教育实践与学术研究提供生动现场经验。王铁牛提出,“名家进校园”是艺术理念践行与社会责任担当,能实现名家与学子艺术层面的双向激发。甄忠义则介绍,河北美术学院始终推动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期望“中国油画名家画校园”成为有持续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开幕式当日,“河美・画境——2025当代油画实践场”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同步举行。研讨会围绕绘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价值与意义、绘画本质、写生和绘画经验、中西绘画相互影响与文化差异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戴泽鑫、陈彦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