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是否隔三差五就想给品牌换个“新装”?logo刚熟悉又要陌生,品牌名一年比一年长?停下来!这份改变的热情值得肯定,但代价可能是用户的一脸茫然和各平台数据的全线飘红——不过是向下的红色箭头。
![]()
品牌即承诺,岂能说变就变?
品牌不是你的时尚实验田,而是与消费者的无声契约。每次更换,都像是在告诉用户:“嘿,还记得我们之前的约定吗?忘了它吧,现在有新的了!”
想想看:当老客户想再次找你,却搜不到熟悉的品牌名;当平台算法刚刚识别你的特征,你又换了一副面孔——这不就像是在迷宫里不断移动出口吗?
改不改?先问三个问题
下次想换品牌标识前,先冷静回答:
- 现有标识真的阻碍业务发展了吗? (不是你不喜欢了)
- 改变的风险是否小于收益? (重新教育的成本惊人)
- 有足够的资源同步更新所有触点吗? (从网站到包装,一个不能少)
如果答案都是“是”,再考虑改变不迟。
稳健品牌管理三法则
法则一:经典内核,时尚表达
保持核心标识稳定,只调整应用方式和辅助元素。如同 Coca-Cola 的波浪丝带百年不变,但周边设计和营销创意常新。
法则二:小步迭代,而非推倒重来
考虑渐进式升级而非彻底改变。像 Mastercard 那样,几十年来只对双圆圈标志做细微优化,始终保持辨识度。
法则三:跨平台一致性管理
建立品牌指南,详细规定标识使用规范,确保从官网到社交媒体头像的一致性。这是防止品牌漂移的锚点。
当改变不可避免时
如果改变确实必要,那么:
- 新旧过渡要重叠:给用户足够的适应期
- 改变要有说服力:讲述背后的合理原因
- 全方位同步更新:避免平台间信息不一致
- 加大引导投入:暂时增加投放,引导用户认识新面貌
结语:
品牌资产是日复一日的储蓄,而非可以随意重来的游戏。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本就艰难,何必自毁长城?
定下一个值得坚持的标识,然后给它十年时间。你会发现,稳定的品牌比善变的品牌,更能经得起市场的波涛汹涌。
最好的品牌变化,是让用户几乎察觉不到的优雅进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