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巴金先生逝世二十周年。2005年10月17日,巴金先生离开了我们,然而,他“把心交给读者”的坦荡胸怀,深情的文字,永远留在读者心中。
从10月17日零时起,武康路巴金故居发起了“温暖的灯,始终亮着”打卡活动,巴金故居门外的这盏灯,等读者来点亮。10月16日晚上,点灯装置已经安装完成,幕布在10月17日零时揭开。
![]()
从10月17日零时起,武康路巴金故居门外的这盏灯,等读者来点亮 ![]()
![]()
![]()
![]()
10月17日上午,前来武康路巴金故居打卡和拍照留念的市民和游客
市民曹先生带了四位从北京来沪旅游的老战友在武康路行走,看到巴金故居门口正好有点灯打卡装置,就一起参与并拍照留念。从江苏启东赶来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她是看到消息之后马上赶到上海,她最喜欢的是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
10月17日上午,青年作家、复旦大学文学博士金小安带来了鲜花
当天上午,刚刚从香港回沪的青年作家、复旦大学文学博士金小安带着鲜花来到了巴金故居门口。金小安表示:“巴老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他一直说自己会把心交给读者,那其实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会把心交给巴金先生。希望在这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每个人都给巴金先生献上属于自己的祝福。”
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金小安参加了陈思和教授细读《随想录》的课程之后,获得感悟。她深度研读巴金著作,尤其是巴金的《随想录》,从巴金晚年语言风格中,读出了一个老年人种种疾病书写的特征,并完成了博士论文《病的表征:巴金的疾病书写及其隐喻》(2024年10月出版)。今年4月,她的新书《浅读巴金〈随想录〉》由现代出版社出版,为读者还原了一位真实可亲、孜孜不倦、严于律己、诚恳待人的巴金形象。
书评人、青年作家周洋选择在10月17日这天重温巴金先生的《随想录》,在他看来:“巴老虽然离开我们20年了,但他的思想精髓在当下并未过时。选择阅读巴老著作,就是最好的纪念。”
![]()
《巴金作品精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巴金著 ,周立民选编)
周洋不光自己阅读巴老著作,他还给读七年级的儿子安排了《巴金作品精选》作为课外阅读内容。周洋告诉记者:“这本书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编选内容精当,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书还是由编者周立民老师(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赠送给我的。”
![]()
10月17日上午,著名动画片编剧姚忠礼来到巴金故居门口参观打卡
今年74岁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艺术家姚忠礼是国家一级编剧,作为动画片编剧,他曾经参与过《葫芦兄弟》《舒克和贝塔》《蝴蝶泉》《狐狸列那》等上百部动画片。10月17日一早,姚忠礼来到了巴金故居门口,早早按下了打卡按钮,还带来了巴金先生签名的手抄本和签名照片,并向记者回忆了一位曾经的文学青年与巴金先生结缘的故事。
记者注意到,这本手抄的《春天里的秋天》使用的是一本黑色笔记本,虽然纸张已经有些泛黄,但钢笔字迹依然非常清晰,抄写完成在1968年10月28日,保存至今已经57年了。
![]()
![]()
![]()
姚忠礼和姐姐在1968年10月抄写的《春天里的秋天》,最下方为巴金先生签名
当时,姚忠礼还是一个文学青年,他崇拜巴老,热爱巴老。好不容易借到一本《春天里的秋天》之后,就和姐姐两个人日夜赶抄,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把这部文学作品完整地抄了下来。
说起当天带来的那一张背后有巴金先生亲笔签名的照片,姚忠礼告诉记者:
1981年夏天,我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组去浙江拍动画片《回声》。到了莫干山外景地,那天傍晚我们在莫干山最高的地方屋脊头。这时候,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黑猫警长》的作曲蔡璐一眼认出了是巴金先生,大家都拥了过去和他打招呼:“巴老您好,我们是您的忠实的读者,我们想跟您拍张照片留作纪念,可以吗?”巴金慈祥地看着我们,点了点头,我们马上就围在巴老身边,就留下了这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
![]()
1981年夏天,姚忠礼等人和巴金先生合影,最下方为巴金先生签名
40多年过去了,这张照片姚忠礼一直保存着,也刻在他的心里。有意思的是,当年在莫干山与巧遇巴金先生之后的几年里,姚忠礼通过努力也成了一位作家。1984年,姚忠礼的中篇小说《啊,明星》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小说界》首届评奖上获得了新人新作奖。
姚忠礼的恩师谢泉铭早年是巴老的助手,抗美援朝时,他随巴老一起慰问前线将士。他后来对姚忠礼说:“小姚,我要不要把你的手抄本和你这张照片请巴老签字留念?”姚忠礼当时一听觉得真是太好了。几天后,谢泉铭带他去了武康路巴金先生家中(即今天武康路巴金故居所在)时,巴金先生的女婿祝鸿生接待了他们,并把签名的手抄本和照片交给了姚忠礼。祝鸿生告诉他,巴金先生一边在手抄本上签名一边说:“难为这个青年人了”。
![]()
巴金故居赠送的笔记本、巴金先生签名的手抄本、签名的照片、华侨出版社的《春天里的秋天》
多年之后,著名作家、原上海新闻出版局老领导孙颙得知此事后说:“就我所知,巴老在其他人的手抄本署上自己的大名,还是第一次。”姚忠礼当时就感觉到这本获得巴金先生签名的手抄本太珍贵了。
前两年,姚忠礼在网上买到了华侨出版社1995出版并印刷的《春天里的秋天》(上下卷),虽然是30年前的老版本,但并不影响阅读,与手抄本放在一起比较,更显得当年那种环境下坚持阅读的难能可贵。
看到巴金故居门口络绎不绝来缅怀巴金先生的市民和游客,姚忠礼对此感慨万千:“那一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歌德故居参观时,当工作人员得知我改编了歌德的作品并拍成了中德合作动画电影《狐狸列那》,他们让我在故居博物馆门口墙上的歌德手印合掌,拍照留念。今天,在武康路巴老故居门前的打卡留影,意义非凡,这是对一位伟大作家的纪念。”
![]()
记者给姚忠礼在巴老故居门前拍摄留影
对于巴金先生签名的手抄本,姚忠礼表示:“和姐姐一起手抄巴老的《春天里的秋天》时,我才17岁;在莫干山见到巴老时,我正好30岁;获得新人新作奖时,我33岁;如今我已经70有余。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真想把这本书捐赠给巴金先生的纪念馆,让后人看到当年曾经有那么一批热爱巴老的文学青年,用怎样的热情和精力来热爱他的文学作品。”
据悉,巴金故居门外的“温暖的灯,始终亮着”打卡活动将持续到10月18日下午五点,期待更多读者的到来。
“温暖的灯,始终亮着”打卡活动:活动地点为巴金故居大门外(上海徐汇区武康路113号),活动时间为2025年10月17日 00:00—10月18日17:00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