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低估了宗庆后对娃哈哈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娃哈哈”的重要内涵就是宗庆后,在宗馥莉之前,无论是娃哈哈内部还是外部,大家都在默契保护这块金字招牌。
近40年的品牌积累,娃哈哈不仅仅是一个国民品牌,还是在杭州、浙江,乃至全国企业界都有很高的地位。
不要小觑这种影响力,因为这意味着人心所向。
宗馥莉或许并不认同这点,作为宗庆后的长女,她本来是最恰当的那个接班人,只要她能把“娃哈哈”发扬光大。
![]()
只是在品牌资产的层面认识“娃哈哈”,意味着局限性。
所以说态度很重要,你真的明白了重要性就自然可以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逻辑。都知道娃哈哈的情况复杂,对此,应该怎么办呢?
一种是宗馥莉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企业进行变革,把权力和资源进行集中,当然这是以得罪很多人为代价的,所以阻力会很大。
还有一种是潜移默化式的,先稳住局面,打造班底,缓缓图之。
前者见效快但风险大,后者见效慢但胜在稳妥。从对娃哈哈的继承来说,当然是后者比较明智。
但宗馥莉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是“继承者”,她有更大的追求和目标。
![]()
宗庆后生前布局深远,根据公开信息,娃哈哈关联的企业不知有多少,而宗馥莉自己相关的企业就有200多家。
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看起来很清楚,就国资、宗庆后(宗馥莉)和职工持股会三方,但与娃哈哈集团关联的企业,以及娃哈哈员工持股的企业,包括一些原始股在社会上的企业,都很难理清楚了。
这就导致了局面的复杂化,宗庆后曾经回购股权主要是对职工持股会里持股员工的回购,要回购其他各方面的股权,价格就很难谈了,也没有回购多少。
事后来看,宗庆后如果生前买下国资的股份就好多了,但世上没有如果,估计当时也不好谈,等他去世后宗馥莉又谈不拢。
有人说宗馥莉在娃哈哈向宏胜饮料集团转移资源的做法是蓄谋已久,或许也是有道理的,宗馥莉并没有向公司内外证明她是真正想要继承娃哈哈,否则也不会出现“娃小宗”了是吧?(信任真的比金子还贵重。)
娃哈哈的员工有的改签合同到宏胜,而不愿意改签的员工如何处理?2024娃哈哈收入非常可观,那些老员工分红多少?其实就算让老员工离职,是不是也要给补偿?
利益的改变和模糊直接动摇了娃哈哈的军心。
![]()
宗馥莉的所作所为除了让股东不满和员工不满之外,也引发了公众的质疑,最终的结果就是她拂袖而去,留下了娃哈哈混乱的局面。
或许她想靠“娃小宗”争一口气,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是对的。
但这样做无疑是对“娃哈哈”品牌的一种负面影响,饮料市场竞争激烈,现在娃哈哈无论内部管理、队伍还是经销渠道都受冲击,想要把局面恢复到原状都不可能了。
这恐怕是宗庆后没有预料到的,也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宗庆后曾表示娃哈哈是他存在的证明,“我所能赋予娃哈哈的,就像是李云龙为独立团所赋予的那种叫作'灵魂'或是'精神'的东西”。
而现在娃哈哈的“灵魂”正在销蚀、耗散,这是非常可惜和痛心的事情。

企业的创始人退下来,不管是子女接班还是管理层接班,都必须有个过程。
从来不是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一个团队和体系的交接。宗馥莉大概希望大家都理解她、配合她,向她证明自己,而大家也想要宗馥莉证明自己。如果两者都不妥协,那矛盾就激化了。
宗庆后当然希望娃哈哈基业长青,“我希望它成为百年企业,成为不朽的象征。这需要未来者为它注入新的生命。”
但谁真的在意他的期望呢,将来不管是谁执掌娃哈哈,谁能够达成宗庆后的这个心愿,谁就称得上“继承者”。
历史给我们的经验就是,任何变革都不要操之过急,越是大的变革越需要前期的铺垫,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要有策略有章法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