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胡玲玲 路董萌
80.3分,全国第五,济南再次让大家眼前一亮。
10月13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我国首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通过构建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对36个国内主要城市开展评估。济南市强势跻身全国第五,宜居性维度位列第二,超过了天津、广州、南京、成都、武汉等一众传统强市。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济南的底气从何而来?
![]()
报告截图
济南,全国第五
排名上的“意外”,背后是城市评价逻辑在转变。过去,城市竞争多以经济总量论高低。现在,综合发展质量已成为衡量城市实力的新标尺。而济南的不俗表现,就是对这套“不唯GDP”复合评价体系的回应。
这和今年7月,时隔十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密不可分。会议强调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为城市发展锚定方向。
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首次构建了衔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我国城市工作最新国家政策的综合性评价体系,通过90项可落地、可量化的实操指标对城市开展评估,弥补了以往国内城市评估聚焦单一领域等短板。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它可以作为城市工作的“仪表盘”,识别城市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城市的内生活力,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城市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综合发展的协同性与可持续性。
这份报告中,济南被多次点名表扬。在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形成更多发明专利方面,杭州、广州、南京、济南等城市表现突出,体现了技术创新助力产业竞争力的强劲动能。上海、广州、天津、济南等城市以数字赋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减少了群众办事成本,提升政务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
最终,济南以80.3分的综合发展指数,位列第五,成为我省唯一一个排名跻身全国前十的城市。
根据报告的测评结果,济南在宜居城市细分项上位居全国第二,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大公租房供给,夯实民生保障。美丽城市方面,全力构筑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济南。文明城市方面,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建设非遗名城。智慧城市方面,坚持建强智慧城市中枢,创新智慧城市应用……
![]()
报告截图
济南,今非昔比
这份报告为“打开”济南近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
提起济南,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美景,对济南的评价,大抵离不开历史悠久、传统工业发达等标签。把时间指针拨回到2015年,济南还被称为是一座“钝感之城”,一度走到“不上不下、不好不坏、不吵不闹”的境地。
很少有人知道,近年来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下,济南在创新领域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2024年,济南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482亿元,占全国比重8%,位列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第8位,430家企业覆盖硬件、软件、算法、应用全链条,形成“领军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雁阵格局。
2025年,资金、人才、供应链——人工智能产业化所需要的产业要素正加速向济南集聚:山东首个“AI社工”在济南正式上线,问听说做样样精通;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行者泰山机器人在世界人形运动会上一战成名,打响“济南智造”的机器人知名度……
创新不仅驱动着产业升级,更切实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在打造宜居城市方面,济南也是认真的。
“住了二十多年的老楼装上了新电梯,附近还建了口袋公园,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家住市中区阳光舜城中区的仇先生,见证了老旧小区的“逆生长”。
今年4月,济南市中区舜玉路街道、杆石桥街道社区内新增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服务中心,为期盼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居民带来“新解法”。走进服务中心,仿佛踏入了一家热闹的“电梯超市”。在这里,居民们可以像在商场里选购家电一般,对比不同品牌的电梯模型,查看维保方案。服务中心还尝试和辖区里的大型公司合作,让公司起到平台作用,成为“代建单位”,把施工、安装、监理、设计、售后维保等单位整合起来,减少繁琐的中间步骤。
这正是济南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动“老房子”焕新为“好房子”的缩影。据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数据,2025年,济南计划改造12个项目,含91个小区、院落,惠及居民11431户、298栋楼,改造面积达93.11万平方米。
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亲历者,仇先生十分感慨,“电梯建成那天,邻居们久违地聚在一起庆祝,现在单元的微信群可比之前活跃多了,人情味也浓了。”
济南,底气何在
“看似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高排名的背后绝非偶然,而是济南长期积淀实力的结果。
在王忠武看来,济南的底气首先源于独一份的生态优势。作为北方少见的“潇洒似江南”之城,济南不仅让七十二名泉重新焕发生机,还通过小清河复航、华山湿地公园建设等实打实的行动,把生态文明的蓝图从设想变成了眼前的实景。
以前的臭水沟,现在成了大家常去散步的景观河;曾经偏僻的城郊洼地,如今成了热门打卡地。这样的变化,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看在眼里,成为济南能排在宜居榜单前列最扎实的支撑。“很多年前,路过小清河总绕着走,现在傍晚吃完饭,带着孩子沿河边遛弯儿,吹着风看景色,不用跑远就能享受好风光,心里特别舒服。”家住附近的市民李女士忍不住夸赞。
摆脱“重工业依赖”的济南,其实早就在数字经济领域悄悄布局。王忠武提到,济南是“中国软件名城”,在很多城市还不了解软件的时候,济南就建起了齐鲁软件园,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埋下种子。现在,AI 社工帮工作人员处理日常事务,智能制造也在很多行业广泛应用,这些都能看出,济南的产业升级不是跟风赶潮流,而是长期厚积薄发。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济南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宽容”,“十几年间,济南给予了量子技术和产业发展足够的自由度,从技术研究的纯投入到产业生态的纯扶持,从未间断。济南市和高新区在税收和产出指标上很少做强制要求,引科技人才、定薪酬体系,也基本是院里自主。”
“山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而济南正是齐鲁文化的交汇点。”王忠武认为,济南人厚道朴实的口碑也是底气之一。这些年,济南连续位列全国文明城市前列,社会安全感高,厚德载物的文化基因,让济南成了一座有温度的“好人之城”,实实在在的投资软环境吸引着更多人才和游客前来。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济南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王忠武认为,资金、技术、人才就像候鸟,总会往更适宜生活和发展的地方流动,择良木而栖。济南应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生活品质,继续打造有温度的服务型政府,把各项细节落到实处,才有可能真正吸引并留住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资源,为城市发展注入长久的动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