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秋播遇到连阴雨怎么办?专家建议,科学运用“四补一促”技术降低晚播影响
入秋以来,我市秋雨连绵,部分农田积水严重,农机难以进地作业,前茬农作物无法及时收获,小麦整地播种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不少农户对播种进度感到担忧。10月13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农业相关部门。
![]()
农技专家指导农户运用“四补一促”技术应对晚播问题
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马云飞建议,面对今年特殊天气,农户无须过度焦虑,坚持“以墒情定播期、以播期定播量”原则,科学运用“四补一促”技术,缓解晚播影响。记者了解到,“四补一促”即通过“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四种补救方法,辅以“加强田管,一促到底”的管理策略,实现以技补晚。
马云飞介绍,“以种补晚”是晚播地块应选用半冬性或偏春性的小麦品种,在播种前务必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有效防治病虫害,确保苗齐苗壮。“以密补晚”则是增加播量。晚播会导致小麦分蘖减少,因此要通过增加播种量来保证足够的苗数,形成合理群体。山区于10月5日后播种的、川塬灌区于10月15日后播种的,每推迟2—3天,每亩地需增加0.5公斤的播种量。“以好补晚”则要根据田间实际墒情确定最佳播期,在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上下功夫,避免在过湿的土壤上强行作业。“以肥补晚”则强调巧施肥料,在晚播田块适当增施有机肥,做到氮、磷、钾平衡施肥。其中要特别重视磷肥的施用,因为磷肥能有效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帮助弱苗转壮,增强抗逆性。对于已经晚播的小麦,田间管理从头到尾都应以“促”为主,加强苗情调查,密切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弥补晚播损失。
(宝鸡融媒 段序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