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付比儿女还贴心!”提及社区提供的贴心服务,84岁独居老人夏成兰满是感激。连日来,长丰县双墩镇金水岸社区以“让每一位老人都有人牵挂”为初心,聚焦独居、高龄老人的需求,把关怀落到一顿热饭、一次探望、一份保障里,让晚年生活少些孤单,多份踏实安心。
![]()
社工付女士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筹备中秋菜肴。长丰县双墩镇供图
结对帮扶,把“烦心事”变成“放心事”
对于84岁的独居老人夏成兰来说,社区的“窗帘之约”,就藏在社工付女士的身影里——每次自己想吃面食,付女士总能及时上门。早年胳膊受伤后,夏成兰没法长时间用力,揉面做包子、馒头成了“烦心事”,常常只能简单煮面。自从结成帮扶对子,只要老人一个电话,付女士就会尽快赶来,帮着揉面、制作合口味的面食。不光是帮着做饭,付女士每次上门还会多份细心:检查家里的食用油、常备药品有没有过期,用便携仪器帮老人测血压,问问用水用电是否安全,把老人的生活细节都放在心上。逢年过节时,她还会提前帮老人筹备食材、打扫卫生,让老人不用操劳就能舒心过节。如今夏成兰常跟邻居说“小付比儿女还贴心”,独居生活的孤单和不便,在一次次帮扶中慢慢消散。
![]()
社区动员热心居民加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长丰县双墩镇供图
邻里协同,让“熟邻里”变成“近亲人”
社区知道,单靠工作人员的力量不够,于是借着“熟人社区”建设,把“邻里守望”的力量拉得更紧。通过“敲门行动”,社区动员低龄老人、热心居民、周边商铺经营者加入志愿服务队,让守护的网络覆盖到每一栋楼、每一个单元。为了让大家帮得上忙、帮得对路,社区还专门给志愿者做培训,教应急救护知识、跟老人沟通的技巧,明确了“每日问候、三日随访、每周巡访”的节奏。同时,社区还跟老人子女沟通,倡导“科技+人力”一起守护,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安装智能烟感设备,让子女也能多份放心。现在,楼里的邻居常会主动跟老人打招呼,看到老人门口的灯没亮会多问一句,听到家里有动静不对会及时联系,“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成了老人身边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
社区将“爱心联系卡”送到每户需要的老人家中。长丰县双墩镇供图
多元服务,让“小需求”都有“好回应”
社区推进“窗帘之约”时,把老人的需求想得细、做得实,从应急保障到日常便利,再到精神陪伴,让服务贴紧老人生活。针对突发情况,社区为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老人免费装“一键呼叫”设备,关联亲属、网格员和邻居电话,老人按下按钮就能快速联络,为应急争取时间。考虑到老人记不住多组联系方式,社区设计了“银发关怀爱心联系卡”,正面印着社区、物业、卫生院等常用电话,背面列着代买、陪诊等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手把手教老人使用,尽量让老人遇事能及时找到帮手。此外,社区常链接周边资源,定期组织爱心义诊、免费理发,有戏曲、红歌演唱等文艺活动时,也会提前邀请老人,还帮行动不便的老人到场,让老人们生活有保障,精神也充实。
从帮老人揉一次面,到邻里间的一句问候,再到细致的多元服务,金水岸社区的“窗帘之约”,把对老人的关爱落到了每一件小事里。未来社区还会继续跟着老人的需求调整服务,让这份守护更贴心、更长久,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社区里感受到家的温暖。(陶艳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