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晴光遍洒田野。岚关乡茶海村与岚关村抓住关键窗口期,因地制宜开启秋收作业。茶海村以“铁牛”为笔绘就高效图景,岚关村以“巧手”为墨书写精细篇章,共同奏响秋日丰收乐章,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动能。
茶海村的稻田里,金色稻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稻香。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一垄垄稻谷迅速变为金灿灿的谷粒,直接被转运车辆送往合作收购公司。
“村里通过合作社整合500余亩土地种植水稻,这次调了4台收割机,一天能收80多亩!”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兰美伦指着忙碌的农机介绍,早在春耕时,村里就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了订单,水稻收割后无需晾晒,直接运到企业烘干加工。
另一边的岚关村,玉米地里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农户们头戴草帽、手提袋子,弯腰穿梭在玉米行间,熟练地掰下饱满的玉米棒,装满的袋子在田埂上排成“长龙”。
“我们村种植玉米150余亩,因地块零散,农机进来成本高、效率低,所以全靠大家手快抢收!”村党委书记、主任何华说。为加快进度,村里动员20余名村民组成“抢收小分队”,按地块分片包干,还安排专人在田边衔接转运,确保当天采摘的玉米当天运到晾晒场,通过及时翻晒避免受潮霉变,用“指尖速度”守住丰收果实,为后续卖上好价打下基础。
从茶海村“收割即收购”的高效节奏,到岚关村“晾晒保品质”的精细操作,晴日里的秋收不仅是守护粮食的“攻坚战”,更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干课”。岚关乡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用丰收的果实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让发展红利切实惠及每一位村民。(瓮安县人民政府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