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塘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效能等关键环节,通过“小积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依托“小网格”做实治理单元,有效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小积分激发大活力
从“旁观者”到“主力军”的转变
![]()
积分兑换现场
“以前村里搞卫生、组织活动,喊破嗓子也来不了几个人。现在大家主动参与、争着干活,就为了多挣积分。”者密镇平河村党支部书记石玉立感慨,道出了平塘县推行积分制管理制度带来的显著变化。
![]()
积分兑换猪肉
清单管理,让行为“可量化”。围绕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梳理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遵纪守法、乡风文明、人居环境、其他等五大类22项积分事项,逐项赋予相应分值,实现行为可量化、贡献可衡量。党员群众通过参与各类活动累积积分,1积分等价于1元人民币,可在指定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激发参与热情,推动形成“行动换积分、积分促习惯”的良性循环。
超市兑换,让奉献“有回报”。全县设立积分兑换点121个,党员群众凭累积的积分,可按“1积分=1元”标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这一机制将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截至目前,累计完成积分兑换86.5万元,有效激发了群众“行动换积分、积分赢实惠”的持续动力。
![]()
村“两委”及群众代表评分
数据赋能,让成效“看得见”。 积分制推行以来,已累计吸引3.8万名党员群众积极参与。通过积分的有形引导和有效激励,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持续增强,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度大幅提升,构建起“积分记录行为、数据印证成效、成效推动治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小网格托起大民生
从“多头跑”到“一格办”的升级
![]()
网格员开展志愿活动
“家长里短、急难愁盼,我们网格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快速响应处理。”金盆街道新兴社区网格员小刘的经历,是平塘县网格化治理成效的生动缩影。
体系重构,实现“多网合一”。按照“便于管理、规模适度、界限清晰”原则,将全县优化整合为1081个基础网格,将党建、综治、民政、城管等各类网格整合为“一张网”,构建“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
![]()
调解矛盾纠纷
平台联通,推动“一网通办”。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建立事件上报、流转、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实现民生诉求快速响应与高效落实。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办结民生实事6587余件,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服务下沉,做到“一呼即应”。推动人社、民政、医保等8个部门42项服务事项下沉至网格,网格员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累计走访群众3.8万余次,收集社情民意1.2万余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
网格员给顾客介绍“积分”机制
小切口推动大融合
从“两张皮”到“一盘棋”的融合
![]()
入户帮助群众测量血压
通过“积分制”和“网格化”这两个小切口,巧妙地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积分引领,党员“跑在前”。在积分管理实践中,广大党员率先垂范、主动作为,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基层服务。通过量化评价与正向激励,有效激发党员创先争优意识,在全县形成“党员走在前、群众齐参与”的生动治理局面。
![]()
党员墙
网格赋能,服务“做到家”。依托1081个基础网格,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推动人社、民政、医保等服务事项下沉。网格员在政策宣传、产业推进、环境保护中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实现服务零距离、治理精细化。
体系贯通,善治“见真章”。以积分制激活党员队伍,以网格化筑牢服务根基,两措并举、双轮驱动,有效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通过该机制推动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560个,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党建与治理实现同频共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