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宦官就是太监?其实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他们被混淆的原因是啥?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说起“宦官”和“太监”,咱们现代人基本上都把这俩词当成一回事儿用。

电视剧里那些在皇帝身边伺候的阉人,叫宦官也行,叫太监也没毛病。可要是较起真来,这两个词在历史上压根儿就不是一码事。

宦官这个职业存在了几千年,太监这个称呼却是半路才出现的。

这到底是咋回事?为啥后来这两个概念就被彻底搅和在一起了?



星宿之名藏着的秘密

“宦官”这个名字的来历,得从天上说起。

古人喜欢把地上的事儿对应到天上,皇帝住的地方叫紫禁城,对应的就是天上的紫微垣。

在紫微垣附近有个星座叫"宦者",位置正好在帝座的西边。

古人觉得这些星就像在皇帝身边跑腿办事的仆人,于是就把专门伺候皇帝和皇族的男仆叫做宦官。



宦官这活儿在先秦时期就有了,那时候的规矩可跟后来不一样。

最早的宦官不一定非得是阉人,普通的完整男性也能干这个差事。

秦朝时期有个叫嫪毐的人,他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他本来就是个正常男人,愣是靠着装扮成宦官混进了后宫,还跟太后赵姬搞在一起,生了两个孩子。



要是那时候的宦官必须阉割,嫪毐再怎么会装也得露馅儿。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汉早期。那时候宫里的男仆分两种:一种是阉割过的,一种是没阉的。

朝廷对这事儿也没有硬性规定,反正只要是给皇家干活的男性奴仆,统统都叫“宦官”。



这种松散的管理方式埋下了不少隐患,毕竟后宫里女眷那么多,完整男性混在里面,难免会出点乱子。

到了东汉,朝廷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汉和帝时期,正式确立了“宦官”必须全部由阉人担任的制度。

从那以后,想进宫当宦官,就先得挨上一刀。这一改革彻底改变了宦官群体的性质,也让后世对宦官的印象定格在了阉人这个形象上。



从殿中省到中御府的变局

“太监”这个词的出现,比宦官晚了不知道多少年。唐高宗当政的时候,宫里的机构来了次大调整。

原本负责管理皇帝日常起居的殿中省,被改成了“中御府”。这次改革不光是换了个名字那么简单,整个内廷的官职体系都跟着变了。

“中御府”设置了两个主要长官,一个叫太监,一个叫少监。这俩职位的品级还挺高,太监是从四品上,少监是从五品上。



按照唐朝的官制,这已经算是中高层官员了。

朝廷让宦官来担任这两个职务,给了他们正式的官职名分。从这时候起,"太监"才作为一个官名出现在历史上。

刚开始时,太监就是个纯粹的官名,跟今天咱们说的处长、局长差不多。

不是所有宦官都能叫“太监”,只有那些在中御府担任太监或者少监职务的宦官,才有资格用这个称呼。



其他在宫里干活的阉人,还是老老实实叫宦官。这种区分在唐朝维持了很长时间,朝廷上下对这个界限分得清清楚楚。

唐朝之后的几个朝代,“太监”这个官职一直保留着。

宋朝、元朝也都有类似的设置,虽然具体的机构名称有变化,这个官职的性质基本上没变。宦官群体里形成了等级制度,太监就是那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



明朝宫廷里的等级森严

到了明朝,“太监”这个称呼的含义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明朝的内廷管理特别复杂,设立了十二个监、四个司、八个局,统称"二十四衙门"。这些机构的主官都是宦官,级别各不相同。

明朝对太监这个称呼卡得很严。只有那些担任十二监主官的宦官,才能被正式称为太监。



比如掌管礼仪的司礼监、管财务的内承运库、管膳食的御膳房等等,这些核心部门的一把手才配用太监这个头衔。

其他级别低一点的宦官,哪怕在宫里混得再久,也只能叫内官、内臣,不能僭越叫自己太监。

这种严格的等级划分,让太监成了宫里的特权阶层。能爬到太监这个位置的宦官,不光在宫里说话有分量,出了宫也是受人敬畏的角色。



明朝中后期那些权势熏天的宦官,像王振、刘瑾、魏忠贤,都是先当上了太监,才有资格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普通宦官和太监之间的鸿沟,不是靠时间就能跨越的。宫里的宦官成千上万,真正能当上太监的不过几十个人。

剩下那些在各个宫殿里打杂、扫地、端茶倒水的宦官,一辈子都别想跟太监这个称呼沾边。明朝皇帝对这事儿抓得特别紧,就怕下面的人坏了规矩。



清朝“一锅乱炖”的局面

清朝入关之后,宫廷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内廷的机构设置也大同小异。可在称呼这事儿上,清朝皇帝没明朝那么讲究了。

清朝初期,“太监”这个称呼还保留着一定的专属性,只有高级宦官才能这么叫。到了清朝中期,这个界限就越来越模糊了。

民间百姓管宫里的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叫“太监”。

老百姓也不懂什么司礼监、御马监的区别,反正看见个在皇宫里伺候的阉人,张口就是"太监"。



这种民间的习惯慢慢影响到了官方,连朝廷文件里也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所有宦官都称作“太监”。

清朝晚期,太监和宦官这两个概念彻底混为一谈了。上到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下到在宫门口看门的小太监,都用同一个称呼。

原本严格的等级区分荡然无存,太监从一个专有的官职名称,变成了所有宫廷阉人的统称。

这种混淆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清朝宫廷管理的松弛。明朝皇帝死抠细节,大小规矩一堆,清朝皇帝更务实一些,觉得这些虚名没那么重要。



加上清朝后期国力衰退,内忧外患一堆,谁还有心思管这些叫法的区别。民间的习惯用语逐渐占了上风,正式的官职称谓反而被淡化了。

清朝灭亡以后,宦官制度彻底走进历史。现代人了解这段历史,主要是通过小说、戏曲和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里统一把宫里的阉人叫“太监”,从来不提“宦官”这个词。

久而久之,大家都以为太监就是宦官,宦官就是太监,历史上的那些细微区别早就没人记得了。



说起来,古代当宦官的来源也挺复杂。

有些是犯了罪被判宫刑的,比如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是因为替李陵说话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种属于被迫的,心理的屈辱可想而知。

还有一些是自愿进宫的,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觉得进宫给皇帝当差,好歹能混口饭吃,说不定还能攀上点关系,飞黄腾达。

最惨的是那些没户籍的黑户,被强行抓去阉了送进宫里,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结语·】——》

宦官和太监这两个词能被混淆几百年,说到底还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宦官这个职业存在了两千多年,太监这个称呼只用了一千多年,而且中间还变了好几次意思。

从天上的星座名,到皇帝身边的男仆,再到内廷的官职,最后变成所有阉人的代名词。清朝把这个界限彻底抹平,算是给这段历史划上了句号!

信息来源:
1.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嫪毐假宦官入宫事件
2. 《后汉书·宦者列传》:东汉确立宦官阉割制度的相关史料
3. 《旧唐书·职官志》:唐高宗时期殿中省改中御府,设置太监、少监官职的记载
4. 《明史·职官志》:明朝内廷二十四衙门及太监等级制度
5. 《清史稿·职官志》:清朝宫廷宦官管理制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boss外传
2025-11-07 02:00:03
职场无间道?医院偷拍事件:最寒心的从不是私事,是身边人捅刀

职场无间道?医院偷拍事件:最寒心的从不是私事,是身边人捅刀

俯瞰江苏
2025-11-07 13:48:04
郭美美,一个“自信而努力”的前科人员

郭美美,一个“自信而努力”的前科人员

关尔东
2025-11-07 16:28:15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壹家言
2025-11-07 11:19:25
10亿播放量歌手上音综被淘汰,评委常思思:你为什么不用自己大爆歌来参赛呢

10亿播放量歌手上音综被淘汰,评委常思思:你为什么不用自己大爆歌来参赛呢

极目新闻
2025-11-07 11:13:40
民进党气炸了!联合国秘书处要求民进党代表国籍一栏写中国!

民进党气炸了!联合国秘书处要求民进党代表国籍一栏写中国!

小企鹅侃世界
2025-11-07 12:04:55
云南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多名爱心网友捐款,乡政府:正为其办低保并申请补贴

云南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多名爱心网友捐款,乡政府:正为其办低保并申请补贴

极目新闻
2025-11-06 22:38:10
耿爽:既然美方直接点名,那我也就不再含蓄了

耿爽:既然美方直接点名,那我也就不再含蓄了

政知新媒体
2025-11-07 08:37:46
曾狂言台积电领先大陆三十年的张忠谋现在厚脸皮求大陆给稀土

曾狂言台积电领先大陆三十年的张忠谋现在厚脸皮求大陆给稀土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07 21:52:53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火山诗话
2025-11-07 11:46:47
果然不出所料,美媒:福建舰不如尼米兹,空中作战仅有60%

果然不出所料,美媒:福建舰不如尼米兹,空中作战仅有60%

有范又有料
2025-11-07 17:15:09
上海人狂喜!百米“翡翠山”官宣,魔都真要造山了!

上海人狂喜!百米“翡翠山”官宣,魔都真要造山了!

GA环球建筑
2025-11-07 12:16:56
佩洛西宣布退休计划,特朗普回应:她是个邪恶的女人,退休对国家是大贡献

佩洛西宣布退休计划,特朗普回应:她是个邪恶的女人,退休对国家是大贡献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7 12:56:30
一句话炸掉5000亿美元市值!OpenAI紧急“救火”

一句话炸掉5000亿美元市值!OpenAI紧急“救火”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7 18:19:04
强烈建议:今后所有的乒乓球比赛,禁止球迷到现场观看比赛和加油

强烈建议:今后所有的乒乓球比赛,禁止球迷到现场观看比赛和加油

杨哥乒乓
2025-11-07 19:45:29
巴西可能没救了

巴西可能没救了

虚声
2025-11-06 20:45:05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5:47:09
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被查

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7 20:23:03
以色列用混凝土浇灌哈马斯隧道,150多名武装分子绝无生还可能

以色列用混凝土浇灌哈马斯隧道,150多名武装分子绝无生还可能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7 22:07:55
老板开8500月薪在某平台招聘新人,竟被系统警告:建议降到8000以下

老板开8500月薪在某平台招聘新人,竟被系统警告:建议降到8000以下

风向观察
2025-11-07 20:04:38
2025-11-08 04:51:00
基斯默默
基斯默默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5556文章数 3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数码
游戏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受AI热潮推动 全球DRAM内存价格暴涨172% 创下历史新高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海的那边是什么?我会自己去看 廉颇 2025-11-07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

艺术要闻

地球的巨眼?亚洲第一铜矿藏190层深渊,能吞下59个西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