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很多小区物业管理还是不错的,比如普罗旺世小区、华润悦府、建业天筑等等,但几乎没有小区物业认为小区公共收益该和小区业主共享。
“小区电梯里的广告,物业收的钱去哪了?”“门口快递柜占地,是不是该给业主分钱?”,没人追责,也就永远没人负责。昨天,郑州约谈21家物业企业,专项督导此类问题,无疑是戳中了广大市民的痛点,也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小区公共收益,业主必须有份儿,这笔“糊涂账”该算清楚了!
![]()
首先,道理其实很简单:谁的地盘,谁受益。
我们可以把小区想象成一个“大家”。楼道、电梯、外墙、公共绿地,这些都是这个“大家”的公共区域,属于每一位家庭成员(业主)。物业公司好比是咱们请来的“大管家”,负责维护和打理。现在,有人想在咱们家的公共墙上贴广告,想在咱们家的地盘上放快递柜、售水机,那他们支付的场地费和租金,自然应该归这个“大家”所有。物业公司作为管家,可以因为管理而获得一定的辛苦费,但绝不能把全部收益默不作声地装进自己的口袋。这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通。
其次,法律撑腰,《民法典》说得明明白白。
这不仅仅是情理问题,更是法律问题。我国的《民法典》明确规定,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这意味着,小区公共收益的归属权是法定的,是受法律保护的业主权益。物业企业若隐瞒、侵占这笔收益,不仅是失信行为,更是违法行为。郑州此次专项督导,正是依法行事,为业主们撑腰做主。
最后,算清这笔账,受益的是整个小区和每一位业主。
也许有业主觉得,这点钱分到每家每户也没多少,懒得计较。但聚沙成塔,这些常年累月的收入绝不是小数目。这笔钱按规定可以用于补充小区的维修基金、改造公共设施、举办社区活动,或者直接冲抵物业费。最终,这些钱都会反哺到我们居住的环境里——可能让破旧的老电梯得以换新,可能让坑洼的道路得以平整,可能让我们的房产更保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终是为了提升我们共同的居住品质。
所以,物业别总把小区当“私域”,业主才是真“业主”。
郑州此次约谈21家物业企业,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它提醒所有物业企业,服务者的角色不能错位,业主的权益不容侵犯。同时,它也唤醒广大业主:我们是小区的主人,有权利关心和追问“我们的钱”去了哪里。希望这次行动能成为一个开端,推动更多小区的“公共收益”账本从“暗箱”走到“阳光”下,让物业与业主之间建立起真正透明、互信的合作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