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后山的绿茶园,是陈奶奶家三代人的 “传家宝”,种了五十多亩龙井 43 号,每年明前茶的收购价都能卖到上千元一斤。可以前陈奶奶总愁 “采茶时机难把握”—— 倒春寒会冻伤嫩芽,雨天采的茶叶容易发霉,连晴天光照太强,茶叶都会带苦涩味。去年村里给茶园装了 4 台鸣乔【MQ-JXQX】自动气象站,现在陈奶奶的明前茶不仅产量多了两成,还被茶商以高价包销,再也不用愁销路。
气象站装在茶园的山顶、山腰和采茶区,能测气温、湿度、降水量、光照强度和露点温度,数据实时传到陈奶奶的手机上,还能生成未来三天的采茶适宜度报告。明前茶采摘最讲究 “晴雨相间、温和光照”,气象站显示 “未来 24 小时无降水、气温 8-15℃、光照强度 30000-40000lux”,就是最佳采茶时机,陈奶奶会带着采茶工凌晨四点上山,赶在上午十点前把嫩芽采完 —— 这个时段的茶叶含水量在 75% 左右,炒出来的茶香气最浓、回甘最足。
![]()
气象站
倒春寒是明前茶的 “天敌”,气象站提前预警 “夜间气温会降到 3℃以下”,陈奶奶就赶紧给茶园搭起防霜棚,还在棚内点起无烟炭盆升温。去年春天遇到两次倒春寒,其他没装气象站的茶农,不少嫩芽被冻伤,而陈奶奶的茶园几乎没受影响,明前茶产量比往年多收了三百多斤。
陈奶奶说:“以前采明前茶像‘赌命’,现在靠数据说话,这气象站就是我的‘茶管家’,帮我把‘草芽’变成‘金芽’。” 现在每到采茶季,茶商就提前来茶园等着收茶,这小小的气象站,让乡村绿茶园变成了 “黄金茶园”,也让老茶农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