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罗宾•科尔贝指出,如果银河系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外星文明探测器,那地球“可能不是一个吸引人的旅行目的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可能性极低。
有人开玩笑说,这位科学家说不定就是“外星人“,人家在现身说法,毕竟我们是一个可以把黄金炒成经济关键的”落后物种“,而这种物质,在宇宙中到处都是!
不过最近31atlas事件正在全球发酵,这个每隔17分钟喷射一次,自带等离子护盾的神秘星际体,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各国政府的沉默,已经让很多人猜测外星人是否已经来临!
但 NASA 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罗宾・科尔贝(Robin Colbe)近期提出的 “外星人可能因人类‘太无聊’而停止接触” 这一观点,本质上更像是对费米悖论的一种创新解读。
科尔贝团队通过数学模型揭示,星际通讯需要消耗相当于恒星级别的能量,且信号往返时间可能长达数万年。若外星文明向地球发送信号,以光速传播也需数十年至数万年(除非星际通讯不同于我们当下的能量方程),而人类无线电时代仅百余年,在宇宙尺度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投入产出比极低的通讯方式,类似于人类不会为与蚂蚁对话而研发翻译器,高等文明可能认为联系地球缺乏实际价值。
![]()
此外,根据德雷克方程(\(N = R^* \times f_p \times n_e \times f_l \times f_i \times f_c \times L\))中的定义,文明存续时间(L)是最大的不确定项。若假设银河系中存在与人类同时期的技术文明,其存续时间需至少达到 28 万年;若要同时存在 10 个技术文明,每个文明的平均寿命需超过 1000 万年。结合人类核武器时代仅 80 年且多次濒临毁灭的历史,外星文明可能认为地球文明尚未通过 “大过滤器”,缺乏长期存续的稳定性,因此不值得投入资源接触。
当然,还有种可能,就是人类实际上是宇宙中数一数二的智慧生物,科尔贝指出,外星文明可能尚未突破超光速航行或量子通讯等技术瓶颈,其科技水平仅略高于或低于地球,无法进行跨星际的实质性互动。
此外,地球位于银河系荒凉的猎户座旋臂,恒星密度仅为核心区域的 1%,从深空看去,就是个无人区,外星文明的探测设备可能更关注资源丰富的星系中心,而非边缘地带的地球!
最后,约翰・鲍尔(John Ball)1973 年提出的 “动物园假说” 认为,高等文明可能将地球视为 “宇宙保护区”,刻意避免干预人类演化。科尔贝的观点可视为这一理论的变体,但学术界对此存在分歧:支持者认为这解释了宇宙的 “刻意沉默”,反对者则指出,维持全银河系的 “动物园协议” 需要高度的文明协作,在缺乏中央集权的宇宙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
截至 2025 年,人类的深空探测集大成者 SETI 项目,仅通过射电望远镜扫描了数百万颗恒星,却始终未发现明确的外星信号。虽然 AI 技术的应用(如 NVIDIA Holoscan 实时处理系统)提升了信号识别效率,并在 2025 年检测到 8 个可疑信号,但这些信号最终被确认为地球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如脉冲星辐射)。
这一结果支持科尔贝的观点:即使存在外星文明,其通讯方式可能与人类预期的无线电信号截然不同,或因技术限制无法有效传递。
而 2025 年 “LES-1 卫星复活” 事件更是引发广泛关注:一颗失联 58 年的卫星突然发射强信号,其频率(237MHz)恰好位于星际通讯的理想窗口,调制方式呈现类似纠错编码的复杂结构。
尽管主流科学界倾向于自然解释(如核电池短路),但这一事件凸显了人类对深空技术的认知局限: 我们甚至无法完全理解自身制造的 “太空垃圾”,又如何准确识别外星信号?这种技术现实为科尔贝的观点提供了间接支持:外星文明也可能同样面临类似的观测盲区和技术瓶颈,导致双方无法有效沟通。
总的来说,我们今天做的,要么就是蚂蚁对我们做的,要么就是我们对蚂蚁做的,毫无意义,很无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