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司令被互调,福州军区司令与兰州军区司令对调。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东南与西北,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调。
![]()
福建作为战略前沿,韩先楚虽然调离,可皮定均对福州军区工作也非常熟悉,1969年之前的十几年里,皮定均一直都是福州军区副司令。
为迎新送旧,也考虑到韩先楚兼任副总长,又是上将,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亲自将皮定均送去福州军区上任,同时迎接韩先楚司令回兰州军区上任。对两位司令员对调动,冼恒汉展现出自己最大的诚意。因为在召开八大军区司令调动会议上,上级就让他们两位团结合作。
从冼恒汉的回忆中,不难看出来,俩人的矛盾逐渐上升到不可调和,认为对方做事一意孤行,开会找不到人,而且脾气大。事情真是这样吗?
![]()
两人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交集,战争年代不在同一个战区,解放后也不再同一个军区。冼恒汉提到一些问题,比如身体不好,长期居住在外地看病休养,没有像前两位司令员扎实抓工作,俩人搭档三年年,实际上对方在军区不到两年,军区开会司令员不在场,还要电话传达,等他下决心;边防建设方面,否定之前不少工作,很多东西要改,有些是军委定下的也要按照他的意见办。
在冼恒汉看来,要准则前任的工作,也要尊重上级作出的决定,也要与现有班子搞好关系,不然这都会影响正常工作。
韩先楚的战争经验丰富,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时期,作战水平都是一流的。他的建议是否也是正确的呢?毕竟每一位指挥员的指挥水平不同,看法也不同,战术运用也不一样。这一点不能说他是“找茬儿”。
不过,边防建设已经投入资金、人力、物力,再去改动是否合适,个人是不能拍板决定,只是要通过党委上报。
客观来说,韩先楚脾气大,而且工作上有些“霸道”。在后来上任的军区参谋长王德回忆中也记录一些事情可以印证。那时候,兰州军区不少地方设有坑道工事,战士们值班、休息都在里面,而里面阴暗潮湿,长期下来对身体不好。按照上级指示可以在地面上修建营房,值班去坑道,休息去营房,他知道后要求拆除,即便两位副司令和参谋长都建议也不行。
王德认为坑道工事是抗美援朝的经验,如今时隔几十年也应该有所调整。
“霸道”性格的养成,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过去打仗,韩先楚的每次建议都能充分印证他的正确,比如奇袭威远堡、四保临江、解放海南岛等等。解放后,尤其从1967年兼任省委主任、第一书记,军区司令兼党委第一书记,在福建省以及福州军区都是一把手。
冼恒汉认为他到西北任职是带着情绪来的,因为不再负责地方工作,只担任军区司令,而且还不是党委第一书记。权力的落差,使得他认为自己被冷落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中,尤其是他调走几个月后,中央为解决福建问题发了一个第九号文件,特别指出他在福建工作时的问题。这个文件就是揭开福州地区阶级斗争的盖子,名头很大,分量很重,福州街头已经出现关于韩先楚等人等大幅标语。
![]()
韩先楚虽然离开福建,可还是造成很大压力,据冼恒汉回忆:很多大字报、小字报转到兰州,我都指示扣下,不予理睬,兰州不管福州的事情。
遭遇到如此的情况,作为一个过去“四个第一”的一把手,如今这样的情况,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他们的矛盾分歧,曾经希望上级干预,考虑当时的形势,上级也希望他们相互理解,保持团结,但没有效果。这样的隔阂是多方面的原因,有外界的原因,也有内在的原因。谁对谁错也不是单方面说了算,考虑到复杂的历史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