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值钱的头衔是什么?在学术界,应该没有比院士更牛的了。因此,怎么能蹭上一个院士,那可是在成功的道路上,找到了一个捷径。找不到怎么办呢?那就蹭嘛。
这不,我国解剖学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临床解剖学创始人、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倡导者钟世镇院士最近就发布了一个严正声明,表明有人冒用师门名义,参加院士百岁寿宴,纠缠拍照片录视频,还在朋友圈和公众场合炫耀,造成“师出名门、行业翘楚、学术权威”假象。
![]()
声明的内容,就不重复了,大家自己看,在声明最底部,还有一个括号,里面写的是“抄呈、抄送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这也意味着,声明不仅仅代表个人,而且会向相关部门报告。
在声明中,指名点了一位姓杨的人员。那么,到底当天发生了什么?这个声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新京报发布了一篇题为《“冒用师门、蹭合影”,百岁院士的生日宴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的调查报告,里面不仅采访了杨某,也采访了钟世镇院士科研助手、生活秘书等人,将当天事发经过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从声明中可以看出,这件事情的几个焦点,一是冒充学生、冒领服装;二是纠缠拍照录视频达十几分钟之久;三是将照片未经授权发朋友圈和研究所,扰乱公众实现以达商业目的。
首先,是否存在冒充学生和冒领服装的行为?根据新京报的文章,杨某当天受受朋友刘某邀请,参加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第二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会议暨钟世镇临床解剖学思想研讨会。
不过,关于怎么进去的,这一问题,存在一些分歧,但可以确认,杨某和刘某均不在邀请之列(也未缴费),但他们以医院医生的身份参加活动。
![]()
而在冒领服装的事情上,说法虽然有分歧,但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从工作人员借来的,拍完照片也就还回去了。
![]()
其次,是否纠缠十几分钟拍照拍视频?双方的说法也有分歧,不过,有另外人士的采访表示,拍照时间并没有十几分钟,全程只有5分钟左右。
![]()
最为重要的一点来了,那就是这些照片到底有没有用作商业用途?这背后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且这也是为什么一年前的事情,到现在才发表声明,背后应该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去探索。
问题的焦点是杨某的朋友圈,新京报也引用了他的朋友圈截图,也放了当时的合影图片,只不过,从这个朋友圈来看,并不能判断其是否用于商业用途。
但是,钟院士方面,认为杨某的一系列行为,是在打擦边球,他的种种身份、行为,指向其想利用南方医科大学和钟院士的权威身份,将一些成果往自己身上揽。随后,双方进行了多次沟通。据新京报,自2024年8月至2025年9月,唐雷、杨炯两人就此事进行了多次交流,包含线上、线下不同形式、不同场合,其间也有广州温州商会、粤港澳温州人才促进会的部分工作人员出面调和,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未达成一致,这才是最终选择发布声明的“壮举”!
![]()
这件事情的背后,明眼人大概都能看出问题出在哪,有人想借院士的名声,合个影,发个朋友圈,终归是贴金的事情,至于具体的商业目的,这的确不太好界定,这就像到很多单位,会弄很多照片墙,放很多名人的照片一样的道理,这背后的价值和作用,都懂的。
而钟院士这边,就有点意思了,首先就是组织活动的时候,既然没邀请,那为什么人家能进去,还能合影,还能在现场纠缠“十多分钟之久”,从冒名、冒领、强迫拍照,一系列递进的行为,又是怎么发生的?如果不是组织方太无能,那就是有其他故事。
但这事情所暴露出来的,是“院士”头衔的价值,是块肥肉,谁都想上去吃两口。只是有些时候,有人会护食,有人会抢食!
本文内容根据新京报等网络公开信息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