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替广大的大学生们发声,向家长们证实一件事情:大学是没有办法一手抓保研、一手抓考研、一手抓考公、一手抓就业的。真不是咱家孩子不努力,是没办法多手抓,甚至两手抓都抓不过来。
我今天给大家简单捋一捋保研、考研、考公、就业这四件事,该怎么准备、在什么时候准备,这样你就很清晰了——能不能多手抓,每条路又应该怎么选?
先说国内的两条升学路径,保研和考研能不能两手抓?保研是过程性考核,需要准备大一、大二、大三这三年;考研的话,大四上开始考,但要提前一年到一年半集中精力备考。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件事在时间线上是有重合的,而重合的时间段里,根本不支持一心多用。尤其是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一年到一年半的备考时间,可能要比高三那一年还要投入,才有可能上岸目标院校。
再说到工作的两条路,考公和就业能不能两手抓?考公的话,一定要注意,最好成功入党,而且要多做学生工作——能当班长就不当副班长,能当校级学生会主席就不当院级的。就业则需要多出去实习,实习经历含金量越高越好,数量也越多越好,上不封顶。有很多大学毕业就想工作的同学,大一寒暑假就已经开始实习了。所以大家听明白了吧?
这两个,一个是在校内“卷”,一个是要走出去在校外“卷”,完全是两条路。
那再说到家长们最关心的,保研、考研能不能和考公多手抓?
首先,刚刚说到考公非常看重的学生工作,恰恰是继续升学(不管是保研还是考研)最不看重的。尤其是对于保研来说,如果你把精力全放在学生工作上,反而会耽误提升绩点、搞科研、打竞赛的时间。而且,考研和考公都要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笔试,不仅时间非常相近,考查内容也完全不一样,根本没办法一起准备。
如果非要说大学里面有能两手抓的,那可能也就只有保研和留学了。因为它们都是过程性考核,看的内容也很像,比如成绩、英语、竞赛、科研。
重点是,两者时间线不相撞:保研在大四一开学(9月份)就已成定局;留学申请时间线比较灵活,一般集中在大四上的期末(11、12月份左右),大四下关注面试通知、等待录取结果。所以我的学生里,家里能接受留学的,我一般会规划保研和留学两手抓,因为这才是现实中真正可行的双保险策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