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何“低压”比“高压”更难降,有啥办法让它早达标?医生讲清楚

0
分享至

最近,有位朋友问张医生:“我按时吃药了,高压确实降下来了,可为什么这低压还是纹丝不动,甚至还高了一点?是不是我的药没用啊?”张医生非常理解这种心情。今天,张医生就和朋友们深入聊一聊这个让无数高血压朋友头疼的问题,为什么低压有时比高压更难降?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基础知识讲起。我们的心脏日夜不停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而高压,即收缩压,是当心脏收缩,用力将血液泵入大动脉时,血管壁承受的最高压力。它主要反映的是心脏的泵血能力和主动脉等大血管的瞬间承压能力。低压,即舒张压,是当心脏舒张,为下一次泵血做准备时,血管依靠自身的弹性回缩,继续推动血液流动时,血管壁承受的最低压力。它更多地反映了我们身体外周小动脉的弹性和阻力状况。

简单来说,高压看的是“泵”的力量,低压看的则是“管”的状况。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拿到了解开谜题的第一把钥匙。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在降压治疗中,常常是高压应声而落,低压却岿然不动呢?这并非某个药物的偏心,而是由我们身体复杂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决定的。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降压药,无论是哪一类,都是同时对收缩压和舒张压起作用的,并不存在只降高压或只降低压的药物。然而,它们在两个血压的效果上却有所不同。收缩压主要受大动脉的影响,而大动脉对降压药的反应相对更为敏感。药物通过扩张血管、减慢心率或减少血容量,能够比较迅速地降低心脏泵血时的峰值压力,因此收缩压的下降往往立竿见影。



相比之下,舒张压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外周小动脉的阻力。您可以想象一下,遍布我们全身的微小动脉血管就像一张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灌溉网络。当这些小血管因为各种原因变得狭窄、僵硬时,血液流过的阻力就会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舒张压升高。

降压药虽然也能作用于这些小动脉,但要克服已经形成的结构性改变,其难度远大于作用于相对健康的大动脉。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发生小动脉粥样硬化的朋友,这种阻力更是难以通过药物在短期内有效逆转。

临床观察和研究普遍发现,收缩压对降压药物的反应速度通常比舒张压更快,下降的幅度也更明显 。比如,服用一种降压药后,收缩压可能很快就下降了10-20mmHg,而舒张压可能只缓慢下降了5-8mmHg。



这种速度和幅度的差异,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强烈的“感官错觉”,高压很好降,低压太难降。实际上,药物正在同时努力降低两者,只是舒张压更难攻克,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综合的策略。我们不能因为高压率先达标,就误以为治疗对低压无效。

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种特殊情况,常见于中青年人群,即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他们的收缩压正常,但舒张压却持续高于90mmHg。这种情况的发生,其病理生理机制更为复杂。研究认为,它常常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以及外周血管持续收缩有关。这些年轻人往往伴随着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缺乏运动、肥胖等问题。

对于这类朋友,降压治疗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为强力降压可能会导致本就正常的收缩压过低,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甚至对某些器官造成潜在风险。因此,临床指南对于这类高血压的处理也更为谨慎,往往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是首选和基础治疗。



聊完了“为什么”,下面,我们该聊一聊“怎么办”了,认识到低压难降的原因后,我们就不应再为此感到过度焦虑,而是应该采取更科学、更理性的应对策略。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的情况并非个例,而是高血压治疗中常见的现象。不要因此频繁自行换药或增减药量,这会扰乱治疗节奏,甚至带来风险。

对于舒张压高的朋友,尤其是中青年,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单纯依赖药物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管理情绪等。如果生活方式的调整没有达到治疗目标,医生会根据我们的年龄、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综合情况,选择最适合药物组合。有时,两种或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能从不同机制协同作用,更好地控制舒张压。还有,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这能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最宝贵的依据。



总的来说,高血压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面对顽固的舒张压,我们不必惊慌,更不能放弃。理解它难降背后的科学道理,就像是看清了敌人的战术。它难降,是因为它与我们全身数以亿计的微小血管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它难降,也提醒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生活方式的全面改善。

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不要纠结于一两次的数值波动。只要我们将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平和的心态和精准的药物治疗并用,就一定能把低压降下来,牢牢地把握住健康的未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拼尽全力!广东女篮全运会夺冠

拼尽全力!广东女篮全运会夺冠

新快报新闻
2025-11-15 21:31:02
抛弃电池回归纯油!新车发布,这才叫“顶级颜值”

抛弃电池回归纯油!新车发布,这才叫“顶级颜值”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16 02:24:01
曾琦,女,1981年出生,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曾琦,女,1981年出生,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岁月有情1314
2025-11-09 09:56:33
央视选了合资车,行业炸锅了,标准革命悄悄来了

央视选了合资车,行业炸锅了,标准革命悄悄来了

三农老历
2025-11-15 01:40:27
日本专家曾声称:日本军事能力足够强!一旦开战,中国占不到便宜

日本专家曾声称:日本军事能力足够强!一旦开战,中国占不到便宜

温辞韫
2025-11-03 10:46:59
上海,全域放开限购?

上海,全域放开限购?

新浪财经
2025-11-15 18:07:27
8.5个亿的人民币说放弃就放弃了?神舟二十号飞船为何被放弃

8.5个亿的人民币说放弃就放弃了?神舟二十号飞船为何被放弃

元爸体育
2025-11-16 02:04:25
11月15日俄乌:又一次最远的袭击

11月15日俄乌:又一次最远的袭击

山河路口
2025-11-15 17:58:55
1996年,谭咏麟向妻子提出:10亿家产全部给你,只要让我儿子回家

1996年,谭咏麟向妻子提出:10亿家产全部给你,只要让我儿子回家

百态人间
2025-11-10 16:21:41
印度游客在庐山搓澡,把景区当恒河?扎堆来华旅游,景区回应来了

印度游客在庐山搓澡,把景区当恒河?扎堆来华旅游,景区回应来了

鲸探所长
2025-11-15 19:38:07
退守四行仓库后,37岁谢晋元随即身亡,蒋介石:他的部下背叛了他

退守四行仓库后,37岁谢晋元随即身亡,蒋介石:他的部下背叛了他

史笔似尘钩
2025-11-12 13:33:04
比亚迪豁出去了!大SUV跌至7.8万,续航1360km+高阶智驾,真厚道

比亚迪豁出去了!大SUV跌至7.8万,续航1360km+高阶智驾,真厚道

沙雕小琳琳
2025-11-15 12:40:33
中方直接掀了桌,27国不许用华为,“5G之战爆发”,先拿德国开刀

中方直接掀了桌,27国不许用华为,“5G之战爆发”,先拿德国开刀

趣文说娱
2025-11-15 14:11:13
得罪足协,克劳琛称若没有足协干预,05年国青至少能进两届世界杯

得罪足协,克劳琛称若没有足协干预,05年国青至少能进两届世界杯

体坛风之子
2025-11-15 04:30:03
孙悟空为何不学更强的36变?不是他不想学,你看猪八戒是怎么说的

孙悟空为何不学更强的36变?不是他不想学,你看猪八戒是怎么说的

掠影后有感
2025-11-15 11:12:23
86岁刘诗昆嘴歪了!带第3任妻子和5岁女儿现身香港一富裕人家演奏

86岁刘诗昆嘴歪了!带第3任妻子和5岁女儿现身香港一富裕人家演奏

小娱乐悠悠
2025-11-13 10:25:54
知道董璇为啥敢嫁张维伊了,反转还挺大,张维伊也让人刮目相看了

知道董璇为啥敢嫁张维伊了,反转还挺大,张维伊也让人刮目相看了

萱小蕾o
2025-09-21 09:37:55
不瞒了!马筱梅挺大肚直播,食欲大增超爱吃肉,张兰:别太辛苦

不瞒了!马筱梅挺大肚直播,食欲大增超爱吃肉,张兰:别太辛苦

小海娱计
2025-11-14 14:08:43
荒野求生冷美人晕倒退赛,林北状态好到出奇:头戴花环和女友庆生

荒野求生冷美人晕倒退赛,林北状态好到出奇:头戴花环和女友庆生

阅尽
2025-11-14 17:13:04
钾是香蕉的21倍,建议中老年人,隔两天吃一次,腿脚有劲,精神好

钾是香蕉的21倍,建议中老年人,隔两天吃一次,腿脚有劲,精神好

秀厨娘
2025-10-31 19:48:46
2025-11-16 03:56:49
重症医生张伟 incentive-icons
重症医生张伟
希望解决更多人的病痛
1044文章数 179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同期还有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

亲子要闻

娃想学习不费劲?4 种家常健脑菜安排!补 DHA 提记忆超管用

旅游要闻

百年巴洛克老建筑夜景刷屏全网,哈尔滨40年坚守:让历史活成顶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