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60岁的张叔在自家小区楼下,掏出刚买的热乎烤红薯当早饭。他乐呵呵地跟邻居们分享:“前几天还看新闻,说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红薯能杀死98%的癌细胞呢,现在天天吃红薯,比药还灵!”一旁的李阿姨听了点头称是,表示自己也准备把红薯当主食。
“红薯抗癌”这个说法,已经逐渐成为不少中老年人的养生“新信仰”。但这个说法是真的吗?红薯真的有神奇到能防癌抗癌吗?还是只是健康谣言被无限放大?
![]()
近几年,网络上流传着“日本国立癌症研究所调查发现,红薯能消灭98.7%的癌细胞”这样的说法,乍一听非常诱人。事实上,这一结论的真实出处相当模糊,并没有在日本国立癌症研究所等权威官方机构的正式公开文献里找到原始报告。
翻查各种资料,那份所谓的“抑癌蔬菜排行榜”其实来源可疑。某些科普文章引用的数据,大多是细胞层面实验中提取红薯中的某些活性物质,将其直接作用于体外癌细胞,发现对癌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这与现实生活中人通过吃红薯吸收到体内,再对抗癌症,有着天壤之别。
![]()
癌症的形成是多因素、长周期的复杂过程,靠单一食物无法产生“灭绝癌细胞”的神效。更严谨的流行病学研究,如日本26万人随访调查,发现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的人群癌症风险有所下降,但并不能证明“吃红薯就能防癌、治癌”。权威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红薯能直接杀灭或治愈人体内的癌细胞。
虽然“98%杀癌率”不靠谱,但红薯的营养确实值得肯定。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红薯富含β-胡萝卜素(每100g约含1.5mg)、维生素C、多酚、矿物质等成分,还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维持体重、改善便秘都有积极作用。
![]()
红薯丰富的多酚及抗氧化物质,在不少实验室研究里展现出一定的清除自由基作用,有助于降低患某些癌症的风险。
尤其是大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膳食纤维有助于“稀释”肠道有害物质、促进排便、防止肠道癌变。
但请注意,这些积极作用是基于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并非单靠天天吃红薯就能实现。如果你忽视了饮食多样化,反而会打乱营养平衡,还可能因吃太多红薯,导致腹胀、放屁、胃部不适——“善意的过量”也是一种伤害。
红薯的升糖指数(GI)为76.7,属于高GI食物。所以有糖尿病、高血糖家族史的人要适量摄入红薯,并减少精白米面等高碳水含量主食的量。否则像53岁的张阿姨那样,天天吃红薯又不减少米饭,2个月后血糖升至12mmol/L,还胖了一圈,反而把身体吃坏了。
权威营养师建议:红薯可以适当替换主食,但最好每天不超过150克(也就是1个中等大小的红薯),与蔬菜、蛋白类食物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蒸、煮、烤等健康烹饪方式,尽量少油炸或拔丝,避免额外油脂与糖分负担。
肠胃虚弱、胃溃疡、胃酸过多、腹胀易感人群不建议空腹或过量吃红薯,容易导致消化不适。
吃红薯后易放屁,是因红薯含有“气化酶”,在胃肠道中会产气。烹饪时延长蒸煮时间可适当减少这种现象。感觉腹胀难受时,可以用红薯替换掉米饭、馒头,不要额外再多吃主食。
![]()
红薯不含优质蛋白和足够脂肪,单独吃营养结构并不全面。可以搭配豆制品、鸡蛋、牛奶和新鲜蔬菜,组建一顿“平衡餐”。
红薯富含抗氧化成分,长期适量摄入与降低慢性疾病风险相关,但要想通过红薯“逆转癌症”,当前科学共识还远远未到如此乐观的地步。保持健康还是得靠合理膳食、规律运动、良好心态和定期体检的综合管理。
红薯美味可口,是桌上不错的健康选择。但“杀死98%癌细胞”这样的夸张说法,你可千万别信以为真。想让身体更健康,不要迷信“神食”,更不要用简单的“好坏”标签看待一种食材。科学饮食,多样搭配,建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才是真正靠谱的防癌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