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期待每一个共鸣的你,关注、评论,为学、交友!
全国统一后,战争平息了,政治上趋于安定,但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苦,皇室和权贵还无限制地霸占土地。就说长安东南一百多里有一个蓝田县(今陕西蓝田县西),县里上等的熟田,就被强弩将军庞宗霸占了好几百顷(一顷合一百亩)。
![]()
庞宗为什么敢横行不法呢:因为他夫人赵氏是赵俊的同族人,而赵俊的后台又是晋武帝的皇后杨艳。
1、“占田”令的背后
杨艳的母亲是天水人赵氏,杨艳一出生赵氏就死了,父亲叫杨文宗,早年也去世了。杨艳是舅妈的母乳喂养大的,舅舅对她更是爱护备至。
杨艳的祖先有四世当过汉朝的三公,是关中地区的世族大家。杨艳被立为开国皇后,为了报答舅舅养育之恩,要求晋武帝提拔舅家的赵俊当了中护军。不久,赵俊的一个侄女赵粲又做了后宫夫人。赵俊成了双料的皇亲国戚,到处为自己和亲友霸占土地,地方官吏和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皇家宗室和世族大家疯狂占并土地,庄稼收入大部进了他们的私囊,中央朝廷正常的赋税收入也大大减少。晋武帝不得已颁布了“限田”的法令,规定王公贵族第一品可以有田五千亩,每低一品递减五百亩,第九品可以有田一千亩。
庞宗身为强弩将军,这个官没有什么了不起,在真正的将军中还排不上号,只能列入“杂号将军”。但他是西川(今陕西旬邑县北)的豪族大姓,再加靠着赵俊的牌头,在雍州很多地方占有大量土地。即就在蓝田县的两万亩地而论,已大大超过了他应有的限田数。庞宗看到限田法令,有些提心吊胆,但他想,像他这样的达官贵人多着呢,皇上要严办,还能个个吃官司?
晋武帝还下达了“占田”、“课田”等法令。按照“占田”的规定:每一个男子可以占田七十亩,女子可以占三十亩。按照“课田”的规定:每一个丁男(十六岁至六十岁)要缴给国家五十亩租税,计四斛;丁女缴二十亩租税;次丁男(十三岁至十五岁;六十一岁至六十五岁)缴二十五亩租税;次丁女免缴。
限田的诏书发布了,实行起来十分困难。王公贵族相互观望,他们谁没霸占几千几万亩地,谁没有上百上千佃户和家奴。庞宗打算别人怎么着他也怎么着,他的田地一亩也舍不得丢。各地的好田好地大部被王公贵族和豪强霸占,农民要按“占田法”去种田,只得去开荒,但荒地收获太少,生活还是十分困难。
![]()
所以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占田”令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纸空文。因此,庞宗在蓝田的佃户们,依然忍饥挨饿做奴隶。
蓝田县令张辅,为人正直刚强,很有才干和魄力。他一上任就听说蓝田的几万亩好田叫庞宗霸占了,决心打击豪强势力。他盘算着庞宗和赵俊本人官大势大根底粗,难以扳倒他们,于是就把庞宗手下为虎作伥的两个僮仆,抓起来杀了;又没收了庞宗的两万多亩田地,分给贫苦百姓。这一下可轰动了整个蓝田县和附近的州郡,人们对张辅执法不避权贵、敢于打击豪门的行为称扬不止。
晋武帝正要大力推行“占田”“限田”等法令,对张辅大加赞赏,并把他调到接近京师地区的山阳做县令。太尉陈准的家僮在山阳无法无天,也被张辅逮捕正法,晋武帝听到后更为高兴、把张辅提拔为尚书郎,以后又他当御史中丞,专门负贵纠劾不法的官吏。
2、太平盛世的隐忧
晋朝开国,封了一批同姓王,又封了五百多个大小功臣为公侯,多年来养儿育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地主阶层,他们法定的封邑就有一百万户,占全国总户数约七分之二。国家的赋税租调、三分之一都成了这数百户王公贵族的收入。他们的势力强大、原来就没有普遍推行的“限田”、“占田”等法令,只得逐渐放松了。
特权阶层又慢慢地霸占土地,愈占愈多。晋武帝没法,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他本人,满足于全国统一,天下太平,也愈来愈追逐声色享受来了。
![]()
有一次上朝时,在文武官员众目睽睽之下,一件锦彩夺目、满饰野雉头毛的“雉头裘”,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这件据说是有史以来罕见的华贵服装,是太医院医官程据献给晋武帝的。朝臣见了如此稀世所无的雉头裘,个个惊叹不止。晋武帝认为这种奇装异服,破坏了他过去不准奢侈浪费的禁令,因此立即在大庭广众面前烧毁。他还下诏说,今后谁再违犯这个规定,必须判罪。晋武帝烧雉头裘成为历史上的美谈,后世帝王津津乐道,以此作为节俭的榜样。
晋武帝立国,是靠乃祖乃父打下了基业。他从小生长宫中,习于安乐,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并不以重节俭见称。烧雉头裘一事发生在278年(咸宁四年),当时全国尚未统一,他为了让臣下不要因追求享乐而忘了平吴大事,所以才有此举。
平吴后国家财富增加、朝野歌舞升平,情况就不同了!在欢乐的宴会中,盛行着一种耍弄回转酒杯和餐盘的“杯盘舞”。
随着翩翩舞姿,伴唱着一首悦耳动听的《晋世宁》,歌词中有这样几句:
晋世宁,四海平,普天安乐永大宁。
四海安,天下欢,乐治兴隆舞杯盘。
舞杯盘,何翻翻,举坐翻复寿万年。
天与日,终与一,左回右转不相失。
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日子里,晋武帝再也不讲什么俭约,而是热衷于享乐了。
3、荒淫无度的晋武帝
他对魏明帝时修建的那些豪华宫殿,加以改装和修饰,当时最时髦的东西,宫内都要用上。
有一次,他召朝臣满奋进宫来商量一些事情。满奋一边谈一边身上抖个不停,晋武帝看了非常奇怪,问他是不是打摆子,他说不是。晋武帝又问他是不是什么话把他吓了,他回答又不是。
晋武帝问急了,满奋更是抖得象筛米一样,最后结结已地讲:“小臣身体不好,怕冷怕受凉”,讲时用手指指北面的窗又说:“那上面都是缝隙,冷风不断吹进来,陛下你也应该保重龙体。”
晋武帝一看就明白过来,大笑道:“那是国外进贡的透明的刻花玻璃,没有缝隙,你不信去用手摸摸看。”
满奋走过去一摸,果真不差,身上顿时暖和起来不发抖了。他回到坐位笑着说:
“小臣好似江淮地方的水牛,它们怕热,见了太阳就吓得直喘气,半夜里醒来见了月亮当是太阳,也吓得直喘气。小臣虽然肥胖,但却生性畏风怕冷,看到刻花玻璃,少见多怪,居然发抖,这不正是吴牛喘月吗?”
这更把晋武帝逗乐了,又是一场大笑。
![]()
晋武帝修建祭供祖先的陵庙是舍得花大钱的。他征选国内最好的木料和石头,不管路途有多远,都要运来造陵庙;还在庙中铸了十二根大铜柱、用黄金镀在上面,雕镂千奇百怪,再把无数明珠装饰在柱子四周。
晋武帝耽于女色是十分出名的。275年(咸宁元年),他下令物色美女到后宫,不合格的才可以婚嫁。他要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来到宫殿里,由他亲自过目挑选。
倘若有父母隐匿不送选的,就要以“大不敬”的罪名杀头。东吴投降,建业皇宫中留下来的五千多宫女,晋武帝一股脑儿接收下来,连他自己原有的宫女超过一万人。
他真能想得出做得到,每天坐着羊拉的车在宫内转,走到哪里羊停了下来,他就在哪里下车入屋。一些乖巧的会奉迎巴结的宫嫔,知道羊喜欢吃竹叶和盐巴,就把竹叶插满门户,用盐巴撒满地上。羊车走过,羊就停了下来,晋武帝也就进了门。可是学乖的人多了,竹叶愈插愈多,盐巴愈洒愈广,羊也不稀罕、不停车了。晋武帝自然不管那一套,反正无日无夜地纵情淫乐。
有一年有些地方发大水,晋武帝总算大发慈悲,放一些宫女回老家去,让她们自己去婚嫁成家。但一万多宫女中,只准许二百七十个人离开,连个零头还不到。
晋武帝这样荒淫、还有多少精力来办理国家大事?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一些大臣的不满。
有一次,晋武帝和一些臣子谈论到前汉、后汉所有的皇帝,他看到汉代皇室的后裔刘毅,就问道:“你看看我可以比上汉朝哪一个皇帝?”
他以为自己是晋朝开国皇帝,比不上西汉的高祖刘邦,也可以比比东汉的光武帝刘秀。不料刘毅却把他比做东汉末年朝政最腐败的汉桓帝、汉灵帝,简单地说了四个字:“可比桓、灵”。
晋武帝可来了火,他说:“我平定东吴,统一全国,勤勤恳恳地治理国家,怎么去同汉桓帝、汉灵帝相比?”
原来东汉那两个皇帝当政时,有财富的世家大族还可以拿钱买官做。卖官的人可以大大捞一把。买官的人一本万利,做了官又去成千成万倍地剥削老百姓。晋武帝这个时候为了满足他和权贵们荒淫奢侈的生活,也做起这个交易来。
因此刘毅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桓、灵的时代,他们卖官要钱,钱归到国库去。但是陛下现在卖官,钱都到皇上或是权贵的私人腰包里去了,就这一点说来,还不如桓、灵呢。”
晋武帝在事实面前没法抵赖,也没有理由反驳,但他还是够聪明的,随即哈哈大笑说:“桓、灵在世,没有人敢这么说话,我现在还有你这样敢讲话的直臣,这说明我还是比他们高明!”这话一讲,就体面地下了台。当时在一旁被刘毅的敢说敢讲,吓出一身冷汗的人,赶紧对晋武帝齐声颂扬,把晋武帝又捧得昏头转向。
刘毅真是一条硬汉子。他年少时,平阳(郡治在今山西临汾西南)太守杜恕请他当功曹,管理人事。他认为“龙多不治水”,要那么多官儿干什么,一下子就淘汰了郡内光吃闲饭的官吏一百多人,就此出了名。
后来刘毅到朝中担任司隶校尉,铁面无私,豪门贵族都怕他几分。中护军羊琇是司马师妻子羊氏的堂弟,无法无天,公开接受贿赂,放荡不羁,堂亲表亲之间没有男女之别。刘毅检举了羊琇的罪行,并说应该杀头。晋武帝为羊琇疏通说情,刘毅看到皇上出面包庇,只得算了,却不料他的下级都官从事程卫不答应。程卫自己驾车闯进护军营房,把羊琇的几个亲信抓来审问,事实确切,人证俱在。程卫再次写奏章告发羊琇,晋武帝不得不把羊琇罢官,以应付一下,不过没隔多久,又让羊琇官复原职了。
![]()
晋朝的臣僚权贵,绝大多数还是曹魏时代的大臣,或是他们的子孙。这个基本上原封未动的统治集团,在晋武“上梁不正”的情况下,他们那些“下梁”,也更是东倒西歪了。
奢侈的风气一天比一天上升,穷人活不下去,豪贵们却斗起富来。
4、石崇、王恺斗富
开国元老、司徒石苞临死分配遗产,分文不给他的小儿子石崇(249-300),说他自有生财之道。石崇很聪明,大胆泼辣,又多计谋,成年后当了县令、太守,在讨平东吴时立了战功,封为安阳乡侯,又任散骑常侍、侍中等官。
石崇不仅会做官,会打仗,更会搜刮钱财。光靠敲诈勒索他还不过瘾,当荆州刺史时他甚至派亲信的官兵化装成强盗,去抢劫那些豪贾巨商,把他们的财富一锅端回来。那些“强盗”还去抢劫外国使者送给晋朝朝廷的宝物。这样,石崇“白手起家”,转眼就成了数不清财富的大富豪。后来石崇又入朝被拜为太仆。石崇没有回洛阳前,王恺可以说是京城里最富有的人。
王恺是晋武帝的亲舅舅,要什么就有什么。但自从石崇入朝,情况就不同了。开始在三件小小的事情上,王恺在石崇跟前认了输。
第一件:豆子是很难煮熟焖透的,但石崇家来了客,当场把豆子和大米下锅,不一会儿就端上鲜美的豆粥。
第二件:冬天韭菜是不生长的,但石崇家在三九天里,也能端出切得细细嫩嫩的新鲜韭菜来。
第三件:王恺的牛长得膘壮毛亮,看样子都比石崇家的牛强,他俩的牛车(汉末到魏晋,自皇帝到一般士大夫都经常乘坐牛车)在出发时走在一起,但石崇的牛车走了几十步后,突然如飞地跑了起来,王恺的牛车拼命追赶也望尘莫及。
王恺想到这三件事,发誓一定要赛过石崇。
![]()
王恺设法贿赂了石崇的家人,才知道第一、第二件事的底细:原来豆子是早烧熟的,客人来时与大米合着煮就端了出来。第二,冬天的韭菜是捣烂的韭根参合着切碎的麦苗假冒的。王恺又派人花了很多钱,从石崇的车夫那儿,把驾驶牛车的技术也都学到手。这样,王恺在这三件事上可以和石崇一比高低了。
有钱可使鬼推磨,石崇也花了很多钱在王恺家中买通了人,把王恺怎么能赶上来的原因打听得明明白白,石崇随即把身边泄漏秘密的人全都杀了。
王恺并不心服,决心要同石崇斗富。
在住的方面,王恺用赤石脂代替泥土涂墙。赤石脂原是可以治疗慢性泻痢的药材(一种陶土),运到洛阳可很贵重,用它涂了墙,红红的,象蜡样地细腻、光泽,非常好看。石崇看到王恺这样,他就用花椒和了泥巴来涂墙,花椒当时还只能到国外去采购,更为贵重。这种椒泥房子,保暖性能较好,而且多年后香味仍沁人肺腑。那种年代里原来只有皇后往的地方才有这种“椒房”。
权贵们最爱讲排场,他们出去玩时,道路两旁还要摆设像屏风般的、可以遮风寒、挡尘土的行幕,叫做步障,王恺用绿色的绫裹着紫色的丝布做成的步障长达四十里,这架势可真叫威风。但是石崇却用彩色缤纷的织锦花缎做了步障,长度比王恺还多上十里。
石崇听说王恺厨房专用米浆或麦糖水来刷锅洗碗筷,他就用白蜡来当柴烧。谁也说不出用米浆或麦糖刷洗锅碗有什么好处。都知道白蜡烧起来火力是大的,可是那怪味儿可真难受。但是这些权贵们只知道怎么显示自己富有,别的就不管了。
![]()
这两个人不仅挥霍钱财如粪土一样,而且把人命也当做儿戏来斗。王恺请客吃饭,一边喝酒一边叫美女在旁边吹笛子助兴,如果一不小心吹错了一个节拍,王恺就命人把那美女拉到台阶前打死。石崇每次摆酒宴,一定要有一百多个美女川流不息地在席间歌舞和进酒劝酒,如果哪个客人饮酒不干杯,那个劝酒的美女就要被杀头。有一次,太子舍人(太子的属官)王敦故意不饮酒,石崇就一连杀了三个美女。这样以杀人为乐,真是灭绝了人性。
这个王敦又是当朝驸马,妻子是晋武帝的女儿襄城公主。
开始他不懂公主的享受比一般豪门贵室更讲究,因而还闹了一些笑话。他在公主寝宫上厕所,看到边上有一盆香枣,不知道这是怕人嫌粪臭,给人塞鼻子用的;他吃了一粒觉得滋味不错,把一盆枣都吃光了。
出了厕所,宫女又端上一碗“澡豆”(用豆粉掺调药品和香料做成,给人洗手可以增加光泽),他又当是给吃的,伸手抓了一把放在嘴里,那些宫女看了,笑得前仰后倒。
皇宫的厕所有了这些怪名堂,石崇也把他家的厕所造得如天宫一般。散骑常侍刘寔上他家游玩时上厕所,一步跨进去,看到挂着的是锦绣帐帷,摆着的是华丽被褥,还有美貌的丫环捧着香囊侍立两旁,吓得赶紧退身出来,对石崇赔礼道歉:“对不住,我错走进你内室了。”
石崇再三告诉他那是厕所,他还是不敢进去。其实他还没看到里面还放了大大小小各种尺寸的锦绣衣服,客人进了厕所,要把旧衣服脱得精光,出来时里里外外换上新衣服。还有十多个年轻美貌、穿着极其华丽的丫环,手捧沉香汁、甲煎粉等各种高贵香料,轮番为客人们擦洗伺候。很多像刘寔这样的客人怕出丑,连厕所也不敢上了。
5、斗富的风气
王恺同石崇多次交手,都没占到上风。晋武帝有意为他亲舅舅撑腰,送给王恺一株约二尺高的珊瑚树,枝条茂盛,彩丽夺目。王恺洋洋得意,特地送到石崇家去炫耀一下,心想这次一定可把石崇压住了。不料石崇看到那棵珊瑚树,只当做一件普通的玩意儿,随手拿起一根铁如意,对准珊瑚树当头一敲,当啷一声,那罕见的奇宝就碎成数段。王恺怒气冲天,揪住石崇衣领和他拼命,要他立即赔偿。
![]()
石崇却皮笑肉不笑地说:“区区小东西,不值得老兄大喊大叫!”
他马上叫家僮们到库房里去把珊瑚树取来,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重叠的枝条一层一层数不清,光彩使人眼都看花了,象王恺原来那么大小的就更多了。石崇若无其事地对王恺说:“随你自己挑选。”
王恺臊得脸红脖子粗,拔腿就溜,什么也不要了!经过这次较量,人们才知道石崇家中的奇珍异宝,确实多得积如瓦砾、视若粪土。
石崇常把名贵的沉香,磨筛成尘末,厚厚地铺在席上,要心爱的婢妾赤脚在上面行走。如果没有留下足迹,就赏赐真珠百琲(一说十贯为一琲,一说五百粒为一琲)。否则还得节制饮食,使之身轻如燕。
因此石家闺中人相戏时,常说:“汝非细骨轻躯,哪得百琲真珠?”
王恺在石崇那儿斗富斗输了,但他还要到别人跟前去夸耀他的财富。有一次,他遇到另一个驸马王济,又大大地吹起牛来。王恺吹的牛却是一条真牛,原来他与石崇当初比牛比不过,后来却搞到一条好牛,那牛全身光溜溜的黑毛,两只角和四只蹄子更是黑漆般地发亮,跑起来飞快,据说一口气能跑百八十里。
王恺给他取个美名叫“八百里駮”(古代神话中一种象黑马般的猛兽,能吃虎豹)。王恺在王济跟前吹“牛”,没完没了。这个驸马可看不起这个国舅,存心要把他捉弄一下。那时习惯喜欢用射箭打赌,王济提出,如自己先射中靶心,这牛输给他;如王恺先中,王济给他一千万钱。王恺早听说王济的箭法不高明,便一口答应了。
哪知道那是老黄历了,王济已经请了名师来教授,他又勤学苦练,几乎能百发百中。王恺当时还摆起长辈架子,大大方方让王济先射。不料王济一箭就射中靶心,“八百里駮”转眼就输掉了。王济高兴得把弓箭一摔,对着他的随从大喝一声:“快把牛心挖出来给我炒了吃。”王恺眼看心爱的宝牛被杀,心痛万分,可又无可奈何。
![]()
斗富是西晋官僚贵族中的一种风气,几乎处处在斗,人人在斗。开国元老、太尉何曾,一天花在三顿饭上就要一万钱。他儿子散骑常侍何劭还翻上一番,一天要花二万。尚书任恺免官后比何劭更厉害,每顿饭要花一万,凡是山林中的野味,河海里的水产,在他饭桌上样样都有,简直是龙肝豹胎也算不得稀罕。但他的管家还经常被他责骂,说那么多菜没有一样他愿意下筷的。
多少权贵在吃的方面动脑筋,要做出新奇鲜美的玩意儿来。有一次晋武帝到王济家中作客,王济的排场可真不小,有一百多个身着绫罗的美女,双手捧着琉璃碗盆,里面装了鲜美菜肴,流水般地来来往往端给客人吃(当时没有大餐桌)。最后又抬出一个大琉璃盆,里面蒸的是一条乳白色的乳猪。
晋武帝一尝,不仅异香扑鼻,入口即化,而且余味无穷,与众不同,当即硬要王济把烹调秘诀说出来。
王济没法,只得悄悄地在晋武帝耳边说:“石崇、王恺都千方百计要探听这个秘密,我家上上下下守口如瓶,没有泄露。这种小猪是用人乳喂养,又用人乳蒸出来的。”
王济还偷偷地告诉晋武帝:“人是万物之灵,人乳妙不可言,就是人的体温也神奇无比。听说中护军羊琇在冬月里,叫人轮流抱着酒瓮,这样酿出来的酒,色、香、味特别鲜美。”
这种办法真是千奇百怪,连皇帝听了也感到惊奇。
王济还别出心裁地显耀财富。当时洛阳地很贵,王济在郊外买了一大块土地,作为他跑马射箭的场所。场地的周围,他不用泥土石块砌墙,而是叫人把铜钱编串起来,堆成一道短墙。
![]()
当时官为车骑司马的傅咸说:“奢侈的祸害,比天灾还严重。”骑在老百姓头上的权贵们,无限止地榨取人民血汗,就这样胡七乱八地糟塌掉。人说梨子烂掉一个,很快就会烂掉一筐,权贵们生活如此糜烂不堪,西晋的统治能长久吗?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