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老旧Mate 40 Pro居然收到了最新版的鸿蒙系统的推送,版本号是鸿蒙4.3.0.135,包体接近1GB,我丝毫都没有犹豫,直接点了升级。
装完后其实没期待什么,因为本来就是备用机不常用,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第二天出门就有意多用了会,才发现变化挺明显——以前切换App有轻微顿挫,现在几乎算是顺畅了;
![]()
电量也更耐用,地铁上看半个多小时视频、电量掉6%,比之前少了快一成。信号这块也更稳,进地铁站那几秒没再断线重连,听歌不卡顿。
我后面去看更新日志,官方写得很简短——“优化系统稳定性”。这句话在以往其实挺模糊,但这次真的是有感知的。
后台调度、功耗策略、网络切换这些看不见的底层逻辑被调整过。用几天后明显能感受到系统更“干净”,后台唤醒少了,续航自然跟着上来。
![]()
这次其实推了两个版本:一个是我装的4.3.0.135,差不多1GB的大包;另一个是4.3.0.150,小很多,只有289MB。
从论坛和花粉俱乐部的反馈看,两个版本体验都不错。区别在于大包是跨版本合并更新,修复范围更广;
小包是增量更新,给近期已经在新基线上的机型打补丁用的。简单说——前者“整顿”,后者“打磨”。
![]()
也有网友问,为什么自己还收不到?
这跟机型、地区和当前版本号都有关系。现在华为内部并行维护的鸿蒙版本有四个:4.2、4.3、5.1和6。
不是所有机型都能同步到4.3,更别提6了。
![]()
比如P50系列多数能直接收到推送,但像Mate 30、Nova 8这类旧型号要么延后,要么只到4.2。
老一点的机型,像Mate 10、P10这些,系统本身架构太老,厂商已经逐步放缓适配,升级意义不大,稳定用原版本更实际。
有人问,这波4.3值不值得上?
就我自己的感受是,如果你手上的是近两年的机型,比如Mate 40、P60、Nova 12,推荐升,能感受到顺滑度和续航的提升;
如果你追求极致稳定、设备又是主力机,那可以先观察两周,看看反馈再决定;
但你的机子已经老到卡启动、存储空间吃紧,那就别折腾了,系统升级不是万能药,能用多久是多久吧,最好还是以旧换新,一步到位。
![]()
另外,这次版本结构也挺有意思。华为在4.3身上用了双轨推送策略:同一波更新,不同机型收到的包大小和修复重点不一样。它在做的,其实是对“分层用户”的优化。
高端机优先体验微调算法,低端机补兼容补丁,从而让系统在多个代际间保持连贯。对于一个覆盖面这么广的系统,这种做法算是务实。
从长线来看,鸿蒙系统的节奏已经稳了:大版本控制在每年一到两次,小版本维持月更。
像这次4.3系列,就是典型的“稳定增强期”,主打体验打磨而不是功能叠加。厂商通过细粒度推送,减少了用户的风险暴露,也让更多老机还能享受优化红利。这在安卓阵营其实挺难得的。
我现在也在观察第三批鸿蒙6开发者内测的进展,部分机型已经开始小规模放量,但那是另一条线——面向新机的未来版本。
![]()
而4.3这次更新,更多是稳固中端与旧机用户的使用体验。华为这套系统生态的层级结构,正在慢慢变成一个可持续闭环。
升级完到目前为止,我的主观感受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更顺、更稳、更省。
能明显减少日常小卡顿。对普通用户来说,这比一堆新功能更有意义。
所以如果你也收到了鸿蒙4.3的推送,不妨先别着急点“忽略”,升级试试。
你们都收到了推送了吗?评论区来聊聊用机感受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