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供销合作社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推行复合种植、创新金融赋能,切实助力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户增收。
搭建服务平台,带活产业链条
2024年10月,云阳县供销合作社组织14家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及科研的经营主体成立云阳县中药材产业农合联,创新“供销社搭台,产业主体唱戏,农户参与”形式,建立面向全县中药材产业链的服务平台。推行“统一供种、免费培训、保底回购”订单合作模式,会员单位为农户免费提供种苗,并以订单方式保障收购,在高阳镇等地推广450亩订单,订单金额达410万元,让零散农户融入产业体系。云阳县供销合作社还构建“土地流转费+务工工资+入股分红+二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户、村集体与会员单位有机联结,“云海五味”等基地辐射带动22个村集体年均增收16.5万元,带动8000余农户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在制定标准抓生产方面,云阳县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农合联会长单位三峡云海药业资源优势,构建“种植—繁育—加工—销售”大健康产业链,制定统一的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标准,指导会员单位、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在凤鸣镇等地建立淫羊藿种苗繁育基地48亩、核心种植基地1500亩,建设种苗种子选育中心2个、菌种优化与育种中心1个,为14家会员单位和农户提供优质种源。在基地配套5G+智慧农业平台,实时监控种植状态,建立产地趁鲜加工及数字云仓,实现全流程可追溯,推动中药材产业智慧转型。
为拓渠道促销售,中药材产业农合联建立以“会长单位为核心、会员单位为支撑、广大药农为基础”的多元销售体系,通过承接医院制剂生产和中标全国集采,稳定对接医疗市场。同时,拓展天猫、淘宝等电商渠道,打造鲜食天麻等爆款,单月线上销售破千万。并联合餐饮业制定药膳标准,入驻300余家门店,年销鲜天麻500吨,并通过康养研学推动产业融合,实现产品型消费向体验型消费转化,提升产业效益。
推行复合种植,盘活山地资源
云阳县供销合作社利用库区丰富的林地资源,在凤鸣镇、上坝乡、清水土家族乡等乡镇,推行“山区林地+药材”套种模式,选择淫羊藿等喜阴药材,采用仿生与人工种植技术,建成980亩核心基地,让山区林地生“金”。深挖道地药材资源潜力,在巴阳镇流转110亩2500余株古红橘,探索“经果林+药材”套种模式,对中国橘类橘红、陈皮等重要食药材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让老果树焕发新价值。
同时,云阳县供销合作社利用上坝乡、农坝镇等粮油主产区,选择天麻等一年生菌类药材,与玉米、豆类等粮油作物间作、轮作,建成563亩天麻基地,实现“一亩地两份收”。目前,会员单位已建成淫羊藿、天麻、川佛手等特色基地超3000亩,山地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
金融赋能产业,激活信用动能
针对会员单位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中面临的融资难题,中药材产业农合联主动发挥桥梁作用,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定合作,通过举办银企座谈会、专题推介会,系统介绍产业前景、会员经营及融资需求,构建起高效沟通平台。
协调金融机构为会员单位发放贷款共计3000万元,有效保障会员单位在扩大种植规模、购置生产设备、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为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联合安诚保险为会员单位提供保障,针对天麻、菊花等中药材种植中的灾害及疾病风险,推出专项保险方案,为3.4万亩中药材提供2600余万元的风险保障。通过构建风险共担机制,降低会员单位及农户种植经营风险损失,形成保险机构与会员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筑牢中药材产业稳定发展的风险防线。(徐粘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