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巾帼大宣讲 | 非遗承家风 薪火两相传——张琳

0
分享至


一 个 有 温 度 的 公 众 号

关注家庭 关心女性 关爱儿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持续加强广大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近日,顺义区妇联将通过“顺义女性”新媒体矩阵,从好婆婆、好妈妈、好儿媳、好父母、好邻居的优良家风及各领域优秀榜样故事等多角度传递巾帼好声音,引导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些巾帼“她声音”,让新时代好家风走进千家万户!

宣讲内容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默默守护,用心传承的践行者——她就是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非遗传承人。在我的记忆里,老家的房子总萦绕着一种独特的气息——那是晒干的玉兰花骨朵自带的草木香。母亲的工作台上永远摆着镊子和瓷盘,瓷盘里码着晒干了的知了壳,旁边是装着玉兰花骨朵的麻布袋,小时候我常像小尾巴似的跟着母亲学做手工。第一次学做老北京毛猴时,那毛猴在她手里像被赋予了心跳,不过是一枚知了壳、一朵玉兰花骨朵,竟让那小猴子泛起机灵劲儿,仿佛下一秒就会抓耳挠腮,跳到窗台上去。但轮到我时,知了壳在掌心沙沙作响,好不容易攥住的玉兰花骨朵却被我捏得碎了几片花瓣。我慌得抬头,却见母亲笑着把我的手包进她的掌心——那是双常年做手工的手,指腹有层薄薄的茧,蹭过我手背时像片晒干的树叶轻轻拂过。“你看”她轻声说,她的镊子尖儿灵巧地拨弄着我粘歪的“猴腿”,她认真地看着我手中的毛猴,但那时的我却偷偷望向她:她专注的神情,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时候,我并不懂得什么是“传承”,也没听过“非遗”这个词,但我心里却有个坚定的念头:我要跟妈妈学好这门手艺。





而当我真正长大,接触到“非遗”这个沉甸甸的词汇时,才惊觉童年掌心那枚知了壳里,竟藏着整个民族的文化肌理。母亲的工作台不过是千万非遗中的小小切片——在苏州绣娘飞针走线的丝缕间,在景德镇匠人凝视窑火的目光里,在陕北剪纸艺人指尖翻转的红纸上,无数像母亲一样的手艺人,正用光阴作线,将技艺、故事与情感缝进文明的锦缎。

但这份技艺,在时代浪潮中却渐渐有了消散的迹象。当流水线产品替代了手工器物,当电子屏上的动画覆盖了民间故事,那些曾照亮无数人生活的非遗技艺,正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困境。我明白,若我们这代人不伸手接住,那些在岁月中凝结的智慧,或许终将如流沙般从指缝滑落。于是,在母亲教会我做第一只“毛猴”的第七年,我决定换一种方式,让更多人看见非遗的光芒。

2019年网络直播兴起,刚上大学的我拉着母亲尝试直播。镜头前的她有些紧张,却把毛猴举得老高,想要让屏幕另一端的观众看得更清楚。直播间起初冷冷清清,直到几条弹幕“砸”进来:“这黑不溜秋的是蟑螂吗?”“知了壳做的?好吓人啊!这也算非遗吗?”我红了脸,慌乱地说:“妈,咱们暂停一下吧……”她却摇摇头,拿起一只毛猴对着镜头展示:“您瞧这毛茸茸的身子,蜷着的四肢,像不像一只小猴子?过去孩子们过年拿到毛猴,能举着满街跑……”她的声音渐渐稳下来,“您看现在还吓人吗?这可是老辈子人从春天的玉兰,夏天的知了里琢磨出的趣味。”这时,一条弹幕突然蹦出来:“原来老手艺这么有意思,以前都没关注过!”我突然发现,原来老手艺从不缺乏魅力,只是需要被看见的窗口。从那以后,我们的直播间成了移动的非遗课堂:母亲在镜头前进行非遗手工的制作,我在一旁进行解说,她专注的神情仿佛又回到了我童年时看到的模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的直播间也渐渐热闹起来。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南彩镇东江头村工作。还记得直播时总有人问:现在这些老手艺还有人做吗?我不仅要回答有!还要让做的人更多起来!我们在村里成立了传承美好非遗工作室。我们想让老手艺,真正触碰到掌心的温度。一开始,来参加活动的人并不多。为了提高大家的参与度,我们通过公众号、广播、网格群、宣传栏同步宣传。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过来。我们带领社区、村庄的居民朋友们一起学习各种非遗手工技艺,看着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从好奇到热爱,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到现在,我开展的非遗志愿服务课程已覆盖3800余人。这3800不仅仅是数字,更是3800次心手相连的触碰,是3800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母亲常说:“手艺传到我们这代人手里,就得让它照见年轻人的世界。”我终于确信:非遗传承的火光,正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慢慢被点亮。那些曾被视为“老古董”的技艺,正因为青年一代的热爱与创新,重新长出了通向未来的根系。这一路或许仍有风雨,但每当想起母亲带着我学习非遗时的耐心,直播间里陌生网友那句“原来老手艺这么有意思”,想起每个人完成作品时眼里的光,我就知道:传承的意义,从来不是独自守护火种,而是让更多人看见火光、接过火炬,让这束光照亮更辽阔的天地!

巾帼大宣讲

供稿:顺义区妇联宣传部

整理编辑:顺义区妇联宣传部

2025年10月16日

您看此文已用时· ,转发只需1秒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顺义女性 incentive-icons
顺义女性
顺义区妇联官方网易号
4847文章数 3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