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不想依赖药物、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尿失禁患者,胫后神经刺激是临床推荐的微创选择。下面我们来了解它的核心逻辑与价值:
核心原理:从脚踝“打通”
膀胱神经控制通路
胫后神经位于脚踝内侧,它的关键作用是——通过神经传导,将低频电刺激信号传递到骶髓S2-S4节段(这是控制膀胱收缩、排尿反射的核心神经中枢)。当S2-S4神经通路得到精准调节后,膀胱过度收缩的异常信号会被抑制,膀胱储存尿液的能力增强,进而缓解尿急、漏尿等尿失禁症状。
临床常用两种刺激方式:一是经皮穿刺式(细针精准靠近胫后神经),二是经皮贴片式(无创贴于脚踝皮肤),两种方式均能通过激活S2-S4神经通路发挥作用。但经皮贴片有效性的证据有限。
![]()
治疗方式与效果:规范疗程见成效
治疗通常每周1次,每次30分钟,完成12次为一个标准疗程;症状改善后,可每月1-2次维持治疗。指南证据显示:
对药物不耐受(如怕口干、便秘)或药物无效的女性急迫性尿失禁患者,12周治疗后,40%-60%的人尿急、漏尿次数明显减少;
其改善尿失禁的效果,与常用药物托特罗定相当,但无全身副作用,仅少数人在刺激部位出现轻微疼痛或发红。
![]()
适用与禁忌:明确选择更安全
适用人群:药物副作用敏感(如老年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或倾向非药物治疗的尿失禁患者;
不适合人群:有严重下肢神经病变(如糖尿病足致神经损伤)、安装心脏起搏器(电刺激可能干扰设备),或脚踝皮肤有感染的人。
![]()
若你想避开药物副作用,又符合适用条件,可与医生沟通,不妨和医生聊聊这种 “从脚踝入手” 的尿失禁治疗方式。
![]()
有任何健康问题可以扫码联系小助理↓
![]()
![]()
别忘了点
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