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民,他就在人民中间搞破坏!”
我们都知道新疆哈密的戈壁中,有一处写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
![]()
它抗住了六十多年的风沙和岁月的洗礼,静静的在那里闪着耀眼的光芒。
可不知道从什么,它的“身上”便出现了一个刺眼的“伤疤”,明晃晃的在“人”和“民”两字中间。
恶意破坏国家标语
先说说被破坏的这几个字有多珍贵。
![]()
它可不是现在机器喷出来的广告,而是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的官兵们用铁锹一点一点堆出来的。
这几个字有两个用处:一是给飞行员当航标,连杨利伟当年训练时都曾用它对照。
二是给后人立路标,五个字刻在广袤戈壁上,就像刻在大地上的精神印记。
![]()
六十多年过去,沙尘暴来来去去,烈日晒过又凉,这几个字一直没倒,反而成了不少越野爱好者心里的“精神坐标”。
直到“破坏者”的出现,这份珍贵才被践踏。
他在自己发的里,开着越野车在“人民”两个字里来回漂移,轮胎卷起砂石,把字刮得支离破碎,几个深坑把“人”和“民”彻底分开。
![]()
更让人无语的是,他破坏完还站在坑边挥国旗拍照,配文里满是“征服戈壁”的得意。
刚发出来时,还有人夸他“会玩”,可很快就有人看出来不对劲。
![]()
有去过当地的网友指出:“那是解放军前辈堆的标语!不是漂移场!”
![]()
有人翻出几年前的卫星图对比,清楚地显示标语原本完整,而新图里的坑洞正好和里的车辙印完全重合。
质疑声一起来,他就开始甩锅:先说“我去之前就坏了,跟我没关系”,被网友用对比图打脸后,又改口“我只是蹭到,之后会去修复别的标语赔罪”,最后实在瞒不住,干脆删卖惨。
![]()
可越狡辩,网友越气,这根本不是不小心,分明是故意糟蹋先辈的心血。
卫星拍实锤
就在破坏者耍赖的时候,有两拨人的行动,让事情的真相彻底明白。
一边是科技手段拿出的“实锤”,一边是普通人的真心守护,两比对,高下立判。
![]()
最先出手的是“吉林一号”卫星。
有网友找到了卫星运营方,想调出历史影像,没想到官方真的回应了。
很快就放出了关键证据:9月下旬的影像里,标语还是完整的。
![]()
网友纷纷评论:“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前了,戈壁再偏,天上还有卫星盯着,想撒谎都不行。”
卫星提供了真相,一群普通人则用行动守住了温度。
博主“略靠谱旅社”刷到后,一宿没睡,第二天就拉上几个朋友,带工具从浙江出发,开了两千多公里赶到哈密戈壁。
![]()
他在里说:“这些字扛了60年风沙,不能毁在我们手里。”
修复难度比想象的大得多。
戈壁里找不到合适的石料,他们开车找了两天,才在深处找到颜色匹配的砂石。
![]()
怕重型卡车会二次破坏,他们把20吨石料卸在离标语3公里的铁路边,再用小货车一趟一趟运过来。
白天戈壁温度三十多度,几个人顶着太阳搬石头、填坑,晚上就睡在车里,饿了就啃干粮。
9天后,被碾坏的“人民”二字终于恢复原样。
![]()
更巧的是,“吉林一号”卫星再次飞过,拍下了修复后的影像,从天上看,那五个大字又完整躺在戈壁上。
网友看到“破坏前-破坏后-修复后”的对比图后,纷纷点赞:“一边是破坏,一边是修复。一边是炫耀,一边是奉献,这差别太明显了。”
后来,官方已经找到了破坏标语的车主,并且对方已经认识到了错误。
![]()
后续将对该标语申报文物认定。
哈密文旅局后来专门联系上了“略靠谱旅社”,不仅把他修复标语花的费用全都报销了,还请他继续参与后续的专业修复工作。
![]()
除此之外,还送了他们一份特别的荣誉——“终身荣誉游客”,以后去哈密所有A级景区都不用再买门票。
文旅局的工作人员说得很实在:“他修的不是几块石头,而是那份对历史的尊重。这种行动该让更多人看到。”
![]()
标语不只是字
这事之所以闹得这么大,真不是大家“小题大做”,而是因为人们都明白,那些被一代代人守着的标语,不只是几块石头、几句话,而是一种传承,一种不能碰的底线。
像这样的“精神地标”,在我们身边其实不少。
![]()
天安门城楼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从1950年改成现在的版本后,就再没动过。
还有各地的“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等老标语,看似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无数人的故事和汗水。
所以,当有人去破坏这些东西,本质上就是在撕扯我们的集体记忆。
![]()
就像哈密那块被碾坏的标语,大家心疼的不是石头,而是当年战士流下的血汗被人踩在脚下。
网友气的也不是风景被毁,而是那份“敬畏”被践踏。
反过来看,那些默默修补红色标语、冒雨抢救老建筑的人,他们守护的不是几面墙,而是刻在心里的信念。
![]()
更值得反思的是,这样的“破坏公物”事并不少见。
2020年四川黄龙景区,一个游客因为家庭矛盾心情不好,推倒告示牌,还骂工作人员,最后被警察依法处理。
也有人在长城砖上刻字、在文物上乱画,理由千奇百怪,什么“到此一游”、什么“手痒想写”,结果无一例外,都被处罚。
![]()
这些事都在提醒我们:公共空间里的每一样东西,不管是戈壁上的标语,还是景区的牌子,甚至路边的垃圾桶,都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
它们要么承载着历史,要么维系着秩序。
![]()
破坏它们,不只是“玩闹”,而是挑战社会的规矩。
越是对这种“小事”认真,社会的底线才越稳。
参考信源
鲁中晨报,2025-10-16,“为人民服务”标语被破坏,哈密市文旅局回应:进入戈壁滩漂移的车主已找到,将对标语申报文物认定
![]()
大江网,2025-10-14,新疆戈壁滩“为人民服务”大字遭人开车漂移破坏,博主跨越2000公里费力修复,人民空军:向您致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