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训扬新风之247丨中馆镇四甲里余村:余笛的“北游南旋”
一
都昌余姓有169个村庄,近5万人,为都昌第4大姓。
由十万公、杰一公两支族裔组成。
参阅芗溪乡枣树下余村:一棵枣树与一脉旺族
都昌春桥乡/湖口流芳乡城隍余村:十万公四世孙余伯渊
![]()
▲《余氏族谱》
二
明永乐年间,杰一公七世孙余表五由西湾(现属芗溪乡声扬村辖)迁十一都溪里。
即今四甲里村,现有600余人。
村名大溪坂四甲里,当与曾实行的保甲制有关。
参阅芗溪乡余声扬村:余秀泰重修白鹿洞书院(上)
![]()
▲大溪坂四甲里
明万历年间,余表五九世孙余克彦(1565~1599)由溪里迁今舍里村,现有500余人。
两村皆属都昌县中馆镇南塘村委会四甲里村。
中馆镇毗邻景德镇市,因而村人多在景德镇发展,据说现有500余人居景德镇。
数百年来,四甲里村不乏代代骄子,诸如:
清光绪年间举人余昌炳,曾任山海关督销局盐务。
清末窑户老板余伍府,施善款义造罗家桥。
本篇且来回望道光年间一位英年早逝的才子。
是为余笛(1808~1839),字鹤楼。
![]()
▲祖祠
三
舍里村余小文先生保存有民国年间《大溪余氏宗谱》。
卷首收录《鹤楼行略》,落款“同里兰石张培基撰”。
《鹤楼行略》载,余笛少时丧父,由母亲郑氏含辛茹苦养大。
(余笛)体貌轩举,襟怀蕴籍,好修饰,一巾一履必如制……
神识超然,颖出侪辈……
每谈论,口讲指画,娓娓不倦,所至争为之倾倒……
清同治《都昌县志》卷九《人物志·文苑传》载:
余笛,字鹤楼,十一都人。
幼颖异,工骈俪诗古文辞,每试辄冠其曹。
郡伯张南山维屏、何申畬增元雅重之。
道光丁酉(1837)拔贡,魁乡闱,戊戌(1838)偕计入都。
著《北游南旋草》二卷,“多爱日望云”之语,其天性然也。
旋以疾卒于家。
![]()
▲清同治《都昌县志》
四
余笛“颖出侪辈……郡伯张南山维屏、何申畬增元雅重之”。
郡伯:知府雅称。
张维屏,号南山,广东番禺人。
何增元,字申畬,四川璧山人。
二人皆为当时名士,先后任南康知府。
余笛《怀张南山先生》云:
霖雨沾人数十年,到头依旧赋游仙
宦途正显身偏隐,诗板虽藏也正传
但是好山都眷恋,每逢佳士辄缠绵
听松庐外松千树,此处知公别有天
余笛《怀申畲先生》二首云:
毕竟文章惊世易,独饶风骨似公难
事先知已惟公早,三复论文为我留
![]()
▲余笛故居所在
五
当时都昌有两位才子:余笛、黄文璧,“有一时瑜亮之目”。
清朝每逢酉年(12年一次)举行拔贡,选拔优秀生员进入国子监。
道光丁酉(1837)那年,余笛、黄文璧同登拔贡。
随后余笛参加乡试,中第五名举人,第一名即解元。
参阅汪墩乡新桥邵村:清初解元邵良杰白鹿洞书院纪事
![]()
▲清同治《都昌县志》
1838年余笛会试落第,次年去世,享年32岁。
黄文璧拔贡九年后中举(1846年),再过十年中进士(1856年)。
彼时余笛墓木已拱矣。
参阅都昌黄姓史料:清朝进士黄文奎·黄文璧
六
余笛会试落第后因病在京师滞留,直至中秋节这天启程南归。
四个月后的腊月十四夜到家。
或觉时日无多,余笛“取旧删订之辗转涂抹,期于无疵。
家人劝以节劳,则姑应之,不辍也。
及卒,遗稿犹横陈满案焉”。
余笛《检南旋诗草漫题》云:
不将落第扰襟怀,遣兴惟凭彩笔挥
赢得锦囊诗数卷,此来胜夺锦标归
道光十九年(1839)余笛病逝,《鹤楼行略》载“以弟廷子嗣”。
余笛四女(1835~1909)嫁苏山土目戴圣蘅。
戴圣蘅祖父戴凤翔是嘉庆年间进士,任庐江(今属安徽)知府时,余笛曾在合肥拜谒过。
戴凤翔对余笛赞不绝口,称“此翰苑之才也”。
参阅苏山乡牌楼戴村(上):马鞍岛上凤翔飞
![]()
▲村里系马石
七
余笛诗稿辑录为《北游南旋草》二卷,其后裔余显寿藏有刊本一册。
84岁的余里恒老人(2021年)迄今还能默诵余笛《早行》诗。
沿途鸡报晓,犹在梦中听。
霜气侵人白,天光接树青。
小寒生薄雾,月落见残星。
遥指炊烟起,前村且暂停。
老人回忆他幼时读私塾时,先生常用余笛诗作范本。
2013年冬,中馆人余明煌、余小文等印制余笛诗作30余页行世。
2021年夏,狮山人李俊博士回家乡义家山,拜访退休教师于承功先生。
于先生1960年代曾手抄《北游南旋草》,李博士一见大喜,不胜感慨:
十年寻访,行踪万里,不期在老家得偿宿愿。
冥冥中,故土总给游子一份眷顾和抚慰。
![]()
▲于承功手抄余笛诗稿
余笛六世孙余显东在村里开了家小卖铺。
他家楼房下坡有一小峦,即余笛故居所在。
阅读更多:
芗溪乡枣树下余村:一棵枣树与一脉旺族
南峰镇白水塘余村:枝繁叶茂苦槠树
芗溪乡余声扬村:余秀泰重修白鹿洞书院(上)
芗溪乡声扬余村:余秀泰重修白鹿洞书院(下)
都昌谭姓史料:明朝进士谭广
都昌春桥乡/湖口流芳乡城隍余村:十万公四世孙余伯渊
都昌镇余家湾村:十万公后裔余时珍
春桥乡余呈湾村:明末兵部侍郎余应桂
苏山乡新屋余村:余濂故里觅余影
都昌县城余家厅:清末民初两忠八垣(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