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6日讯 昔日互花米草肆虐、盐碱化加剧,如今蓝色海湾重现、生物多样性提升 ,东营市河口区北部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日前通过竣工验收,成功让6公里脆弱海岸线重焕生机。
4年前,这里生态危机严峻,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无天敌抑制,挤占本土芦苇、碱蓬等植物生存空间,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传统土堤加块石海堤抵御风暴潮能力弱,每年给沿岸养殖户造成数亿元损失。2021年,东营市河口区北部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启动,建设者们面对的首要难题就是清除200多公顷“生态杀手”互花米草。
建设团队创新采用“刈割+翻耕”“刈割+围堰”“刈割+人工拔除”等组合技术,辅以两年持续监测,彻底清除“生态杀手”。同时,在近海区打造了900多公顷活体牡蛎礁,通过木桩附苗等方式丰富海洋生物多样性。针对盐碱化问题,低潮期用无人机与人工撒种相结合,种植“吃盐”的碱蓬,将盐斑地变为“红地毯”。
此外,项目还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拆除区域内人工养殖池和堤坝,重建6322米高标准海堤。新海堤堤顶标高5米,可抵御2米高潮位,自建成至今未发生溃堤。
据介绍,该项目将持续改善超过6公里海岸线的生态环境,优化海洋生物栖息条件,为当地海洋生物提供适宜生存空间,助力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蔚蓝与活力。
闪电新闻记者 张晔 陈海涛 河口台 游永 刘润淑 许影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