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仕道君
昨天下午,蔡国强烟花秀调查处理通报来了!
![]()
烟火虽然短暂,但余波影响长久。
从通报来看,这是一起高原生态敏感区人为扰动事件,虽然为局部干扰,但性质恶劣,潜在的生态风险严重。
15.29亩草毡层遭结构性破坏,自然恢复需50年以上;
塑料碎屑、烟花残渣清理不彻底,重金属如铜、钡等,可能渗入冻土和水源;
高达150分贝的瞬时强光,雪豹惊魂,鼠兔狂奔,原本安静的栖息地,瞬间变成惊魂所;
主办方声称使用“可降解材料”,但高原年均温-5℃、微生物活性低,实际降解周期或达数十年……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属于子孙万代的无价之宝、永久财富,绝对不容肆意破坏!
高原生态脆弱,容不得艺术任性,更容不得官员胡作非为,渎职塞责。
真正的大地艺术,只是经过大地,从不曾改变过大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舆情危机赶上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也就是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刚刚过去的当口。大领导讲话时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才刚过去一个月,就发生这种给青藏高原生态打脸的事情,破坏了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良好氛围,给西藏抹了黑。自治区领导肯定非常不开心,日喀则市领导自然要从重处理江孜县以表明与自己无关。
所以,对烟花秀举办地江孜县领导班子的问责处理堪称“一窝端”,问责之重,处理范围之广,在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中颇为罕见。江孜县凡是跟这件事情沾上边的县领导,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问责了。
江孜县委书记陈昊、县长多吉普拉,这两位县太爷,原本是一对高原生态的守护神,却独断专行、违规决策,既未集体研究,也未对上汇报,便对蔡国强“烟花秀”项目轻松放行。
![]()
其实在一个县里面,有蔡国强这种重量级的艺术家来办活动,必定是由书记或县长出面牵头推进的。这种县里一二把手亲身挂帅的项目,办或不办,办到多大,投入多少资源,都是由书记或县长直接决策的。
![]()
书记、县长发话,下面自然一路绿灯,什么《草原法》,什么《高原生态保护法》,都成了一捅就破的窗户纸、一推就倒的稻草人。
“烟花秀”项目隐患多多,曾因生态风险被日本(干扰朱鹮)、法国(破坏鸟类栖息地)拒绝,却在西藏江孜县成功落地,“中国烟花第一人”蔡国强梦想成真,从而酿成举国关注的爆炸性事件。
![]()
而今,书记、县长这一对“神奇搭档”,昨天还并肩坐在主席台上,今天就携手双双下马,免职、立案、审查三连击,速度堪比高原上的冰雹。
树倒猢狲散,宣传部长、副县长、公安局长,以及生态局长、林草局书记等一众昏官,也被全部拿下。
正如网友神评论:烟花没升龙,干部先升仙。
这起打着艺术旗号的炸山活动,不仅没有引来艺术的“升华”,却将日喀则市江孜县委、县政府多个职能部门“炸”瘫痪了。
唯一遗憾的是:调查组并未将闹出“惊天动地”动静的蔡国强移交司法机关。
有经验的户外爱好者都知道,在户外运动,特别是去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区,比如高山、雪原、南极时,有一个基本原则:不留下、不改变、不带走。
不留下不属于这个生态的物品;不改变它原有的自然秩序;不带走原属于这个世界的纪念品。
生态脆弱的高原,不是艺术家的浪漫试验场,更不是权力的形象工程地。
这场52秒的烟花秀警示我们,艺术与商业活动需以生态保护为绝对前提,杜绝“特权式创作”。
当“艺术致敬自然”沦为商业噱头,当地方政绩冲动压倒生态红线,所谓的环保承诺便成了苍白辩解。
任何创作与决策,都必须以敬畏法律、守护生态为前提,否则再美的“升龙”,也只会留下生态伤痕。
艺术可以上天,权力不能上头。
守护生灵草木,才是捍卫净土的更高准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