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毕业一道坎,论文最磨人”,但现在这句话要改改了!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宣新政,2026 届本科毕业生不用写毕业论文,也能顺利毕业 —— 只要有这 4 类创新成果,就能申请替代毕业设计(论文),直接冲击了大家对 “本科毕业” 的固有认知!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南航新政:4 类成果可替论文,3 个核心要求要记牢
根据学校发布的通知,能替代毕业论文的成果就 4 类,但不是随便拿个奖、发篇文章就行,得满足 3 个硬条件: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成果归属明确:必须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第一完成单位得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且学生得是核心完成人,只做资料收集、数据录入这类辅助工作的不算;
- 过程完整专业:成果得在老师指导下,通过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获得,得包含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等完整流程,能体现专业能力,与专业无关、单一技能简单应用的成果不认可
- 类型严格限定:仅限高水平竞赛获奖、创新实践项目结题、学术论文发表、发明专利授权这四类,其他成果暂时不在替代范围内。
至于审核流程也不宽松:学校教务部会组织专家评审组,用现场答辩的方式评审,原则上答辩通过率不超过 2/3。答辩通过直接拿毕设学分,没通过的就得按常规流程补做论文,一点不糊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本科论文 “存废之争”:近半数师生支持取消
南航这一政策,其实是给持续多年的 “本科论文要不要取消” 讨论,给出了一个 “改革方案”。早在 2023 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就指出,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让所有学生写论文会面临资源不够、教师精力不足、学生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当时就引发了大量共鸣。
今年 4 月麦可思的研究数据更直观:超 3000 名受访高校师生中,近半数(47%)支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其中教师支持比例 50%,大学生 46%,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支持率更高,达 60%。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大家支持取消的核心原因有两个:
- 与培养目标脱节:80% 支持取消的教师认为,论文和专业培养方向不匹配,尤其是应用型专业学生,更需要的是实践技能,而非学术写作;
- 论文质量堪忧:75% 的教师表示,本科生论文存在临时拼凑、粗制滥造的情况,普通本科高校教师吐槽这一点的比例(82%),远高于 “双一流” 高校(41%)。
当然也有反对声音,超三成(31%)师生明确不赞同取消,“双一流” 院校教师反对比例达 50%。他们觉得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总结,能考查学生的科研和独立工作能力,不能 “因噎废食”。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毕业考核 “多元化” 成趋势,多所高校已行动
其实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核心诉求都是 “用更合理的方式评价学生”,而 “多元化考核” 就是目前的主流方向。除了南航,已有多所高校推出类似改革:
- 浙江农林大学:允许应届本科生用科技创新活动成果代替毕业论文,今年已有 13 名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毕业;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若以签约作者身份,在知名网络文学平台发表符合要求的作品,可申请用网文代替传统论文
- 北京邮电大学:去年首次尝试本科团队毕业设计,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合作完成毕设。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在我看来,这种改革特别好。不是说论文不重要,而是 “一刀切” 的要求不合理 —— 有的学生擅长科研写作,有的学生擅长实践创新,用不同的标准评价,才能让更多学生的优势被看见。毕竟毕业考核的核心,从来不是 “写一篇论文”,而是 “证明自己四年没白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