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诺奖刷屏背后再次揭示教育的分水岭:让孩子敢走“不寻常路”

0
分享至

本文授权转自: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

这几天,诺贝尔奖再次刷屏。

从医学到化学,从物理到文学,一年一度的全球瞩目时刻,总能掀起无数热议。


一组数据特别耐人寻味:过去几十年间,诺贝尔奖得主的平均获奖年龄一路上升,如今已经达到57.9岁

相比半个世纪前,整整推迟了快10年。

换句话说,当代科学家要花更久的时间,才能“等到”诺奖的认可。

这和我们印象中的“少年天才”差距很大。

比如:

· 爱因斯坦在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

· 居里夫人在30岁出头就拿下世界顶尖荣誉。


(从左至右: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

但在今天,我们几乎很难看到年轻的诺奖得主,很多科学家要到中年甚至晚年,才真正被世界看见。

最典型的例子,是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古迪纳夫。他因为锂电池研究获奖时,已经97岁!刷新了诺奖历史上最高龄获奖者纪录。


(约翰·古迪纳夫,201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这背后说明一个教育真相:真正的科学成果,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

那些看似“突然的突破”,其实都是几十年耐得住寂寞的坚持。

可是,现实的教育却恰恰相反。我们习惯于“抢跑”,孩子在小学就要刷完初中的题,初中就要提前学完高中课程。似乎只有“先人一步”,才算赢在起跑线。

但诺奖告诉我们:如果教育只会培养“早熟优等生”,而不能培养“长期主义探索者”,那社会最终将会失去真正的突破力。


科学家的“不主流选择”:

真正的分水岭

如果说诺奖是对科学家的终极肯定,那么把他们的人生轨迹放在一起看,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共性:他们几乎都曾在关键时刻,做过“不合时宜”的选择。

这些选择,和我们日常教育里强调的“听话、走正路”,完全相反。可偏偏,这才成了分水岭。

1

放弃安稳:敢离开主流大厂

在今天的年轻人眼里,大厂是一份体面的保证。但对科学家来说,稳定有时意味着失去突破的可能。


(约翰·M·马蒂尼斯,202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物理学奖的约翰·M·马蒂尼斯曾在谷歌负责量子计算的核心项目,站在全球最前沿的舞台。但在关键时刻,他选择了离开。

原因很简单,大公司讲求短期成果和投资回报,而他更在乎的,是那条漫长而不确定的科研之路。

这种选择看似“离经叛道”,却正是科学精神的写照。教育和家长总是告诉孩子“要稳”,但真正的创新,往往需要从“不稳”中诞生。


2

十年沉寂:敢于承受“没成果”的时间

再看看生物学奖得主坂口志文的故事。


(坂口志文,202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他年轻时从东京大学退学,进入科研边缘地带,整整十年几乎没有任何成果。那十年,他经常被嘲笑“虚度光阴”。

但正是那段被认为“无用”的时间,最终积累出在外周免疫耐受机制领域的开创性突破贡献。

你想象一下:如果换成我们今天的家长,能否接受孩子长时间努力都看不到结果?


我们总觉得,孩子每年都要有“成绩单”,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科学偏偏喜欢和时间赛跑。

3

无用之用:冷门研究的反转


(北川进,202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日本化学家北川进做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研究时,很多人说“没用”。他坚持了几十年,后来这项技术被应用在能源存储、碳捕捉等领域,成为新兴材料的明星。

教育里最常见的陷阱,就是一切学习都要“立刻有用”。可历史告诉我们:最颠覆的创造,往往一开始都“不实用”。真正的创造力,常常藏在“无用”里。

4

孤独的坚持:不随大流


(索尔·珀尔马特,201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再看之前的美国天文学家索尔·珀尔马特,长期坚持研究宇宙加速膨胀。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冷门”,学界主流都在其他方向。

但他和团队几十年如一日,最终用观测证据证明了暗能量的存在,这一成果让他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句话总结,诺奖得主们走的路,往往不是“最优解”,而是“不主流解”。他们印证了一个真相:最值得的成长,往往是“慢”出来的。


教育的另种可能:与时间为友

每到诺奖公布,我们总会问:为什么我们拿不到?

当然,这里面有科研体制、资金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如果从教育角度看,差距更直观:

在我们的体系里,“退学”常被视为失败,而坂口志文却因为退学打开了新道路。

在我们的逻辑里,“无用研究”是不负责任,而北川进却靠它改变了未来能源格局。

在我们的眼里,“离开大厂”是不理智,而马蒂尼斯却靠冒险继续追逐梦想。

真正的教育差异在于:能不能允许孩子走一条看似“不划算”的路?

许多诺奖得主都曾说过:很多成果需要几十年才能开花。学习也是一样。可我们的教育,却总是和时间较劲:抢跑、加速、立刻见效。好像越快越好。

但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直线加速,而是慢慢螺旋上升:

· 知识需要时间发酵,才会变智慧;

· 科研需要时间沉淀,才会变真理;

· 人生需要时间等待,才会开花结果。


如果把目光放到国际教育,就会发现“慢”的价值被更系统地实践。

——芬兰:允许孩子起步晚——

在芬兰,孩子通常在7岁才正式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阶段几乎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化考试。很多家长可能会担心“起步太晚”,但芬兰学生在创造力、阅读理解和综合素养方面,却长期处于国际领先。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与其让孩子抢跑,不如先让他们在自由探索中打好根基。


——耶鲁大学:前两年不分专业——

耶鲁本科教育有一个显著特点:入学前两年学生不必立即确定专业。

学校鼓励他们广泛选课,尝试不同的学科方向。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试错中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而不是过早“定型”,这样一来也更好的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的长期路径。


——牛津大学:尊重“无用之用”——

在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中,学生常常会被鼓励研究一些看似“没有立刻应用价值”的领域,例如古典学、哲学逻辑等。

虽然有人觉得这些学科“无用”,但长期来看,这些训练往往培养出严密的思维方式和批判能力,都成为未来科学与社会创新的重要土壤。


写到这里,我想把话题拉回来。作为家长,我们常说“希望孩子有未来”,可未来,从来不是模板复制。

所以,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1、如果孩子选择一条冷门、不被看好的路,你会不会支持?

2、如果孩子很多年都没成果,你能不能忍得住等待?

3、如果孩子的兴趣一开始看似“没用”,你愿不愿意给他时间?

就像回到开篇所说,获得诺贝尔奖从来不是目的,而是科学家长期探索的一次注脚。

教育也是如此,它的意义,不是让孩子复制别人的剧本,而是让他们敢在“不主流”的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主流。

*本文大多数图片来源:PIXABAY

-每日教育新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2生肖一周运势(11.3~11.9)

12生肖一周运势(11.3~11.9)

白龙王
2025-11-03 20:13:24
英超最新积分战报:纽卡爆冷被灌3球,曼城升第2,曼联第8名

英超最新积分战报:纽卡爆冷被灌3球,曼城升第2,曼联第8名

足球狗说
2025-11-03 07:58:25
狐狸尾巴藏不住?郭碧婷也没想到,自己仅剩的体面会被向太撕下

狐狸尾巴藏不住?郭碧婷也没想到,自己仅剩的体面会被向太撕下

深析古今
2025-11-03 15:01:14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肠癌!医生苦劝:冰箱久置的这5物,不要再吃了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肠癌!医生苦劝:冰箱久置的这5物,不要再吃了

小童历史
2025-10-11 10:50:42
荷兰找上中方后,闻泰科技当面提出了一个条件:不答应就免谈

荷兰找上中方后,闻泰科技当面提出了一个条件:不答应就免谈

湘评中外
2025-11-03 19:19:09
伏尸百万,这个国家已经进入大屠杀模式 | 地球知识局

伏尸百万,这个国家已经进入大屠杀模式 |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2025-11-03 21:00:07
定了!四大运营商确定重组,重回三大运营商时代!

定了!四大运营商确定重组,重回三大运营商时代!

通信头条
2025-11-02 20:50:31
中美俄卫星定位精度差距太大!美0.1米,俄1.5米,中国北斗是多少

中美俄卫星定位精度差距太大!美0.1米,俄1.5米,中国北斗是多少

慎独赢
2025-06-11 12:35:48
“升级版”中欧出口管制对话磋商在布鲁塞尔举行

“升级版”中欧出口管制对话磋商在布鲁塞尔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0:39:06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18 00:03:22
24GB+1TB!华为新机公布:11月18日,即将上市!

24GB+1TB!华为新机公布:11月18日,即将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4:52
高三男孩喀纳斯湖失踪,母亲守岸7天后直言放弃,意外竟在此时发生

高三男孩喀纳斯湖失踪,母亲守岸7天后直言放弃,意外竟在此时发生

古怪奇谈录
2025-10-16 10:53:42
王玉雯的胸型有多好看

王玉雯的胸型有多好看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0-22 07:37:39
1945年,法国巴黎,伊娃的衣服被人扒下来,丰腴的身体没任何遮挡

1945年,法国巴黎,伊娃的衣服被人扒下来,丰腴的身体没任何遮挡

百态人间
2025-11-03 16:15:12
为娶英国公主,莫齐抛弃华裔未婚妻,如今岳父丢爵位,家里一团糟

为娶英国公主,莫齐抛弃华裔未婚妻,如今岳父丢爵位,家里一团糟

冷紫葉
2025-10-28 20:31:09
时间有变!欧冠开赛推迟一个小时,英超双雄安排在早场

时间有变!欧冠开赛推迟一个小时,英超双雄安排在早场

嗨皮看球
2025-11-03 19:32:32
张怡宁没想到,与徐威恩爱16年,也逃不过“老夫少妻”的残酷现实

张怡宁没想到,与徐威恩爱16年,也逃不过“老夫少妻”的残酷现实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0-28 13:26:33
乌称“摧毁”莫斯科重要输油管道

乌称“摧毁”莫斯科重要输油管道

参考消息
2025-11-02 19:59:05
陈若琳来看全红婵了!183天不见,现场见证爱徒复出就夺冠,很满意

陈若琳来看全红婵了!183天不见,现场见证爱徒复出就夺冠,很满意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3 15:53:49
88年我提干团长,司令来部队视察,看见我后脸色大变:给他降职!

88年我提干团长,司令来部队视察,看见我后脸色大变:给他降职!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0-28 10:47:32
2025-11-03 21:52:49
阅读第一 incentive-icons
阅读第一
0-18岁家长交流分享的平台
5843文章数 286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李亚栋院士: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是数学与物理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旅游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为2000名兰溪少年,点亮一盏盏心灯 | 2025“暖春”公益行活动照亮彼此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旅游要闻

摩旅湘西,偶遇湖南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安置区,感受却五味杂陈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