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通 讯 员 陆晓超 祖蔚绮
晚报记者 陈 强
打开天气预报APP看空气质量指数,已成为人们的日常习惯。如今,海宁市人民医院正探索给医疗设备“测健康”——用质量安全指数直观判断设备生命周期及状态,为医疗安全再加一道“防护锁”。这一创新实践,近日在全省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监测哨点工作会议上获重点推介。
在这场会议上,海宁市人民医院设备科副科长陆晓超作为代表,分享了该院在医疗设备质量安全管理上的探索成果。其中,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医疗设备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就像用空气质量指数判断户外活动安全性,我们希望用设备质量安全指数,让医务人员快速知晓设备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是否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陆晓超介绍,该体系的研究基础,是该院已建成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这套系统已实现从设备申请到报废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除纸质合同外,验收、维修、日常管理等环节均在线上完成。以此为数据支撑,该院进一步立项研究,目标是让系统具备“自动评价设备健康状况”的功能,既为设备安全使用提供依据,也为后续更新换代提供数据参考。
今年9月,海宁市人民医院对这套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新增两大实用功能模块。其中,“设备租赁平台”模块通过有偿借用模式,推动闲置设备在各科室间流转,既降低了资产配置压力,也解决了无偿借用时的成本分摊难题;而“设备综合管理平台”模块则像一个小型驾驶舱,各科室可自主管理所属设备,实现报修、自检、使用登记“一条龙”操作,设备是否计量合格、是否处于故障维修中、日常管理是否到位等信息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设备的问题处理效率。
“随着AI技术的普及,医疗设备管理必将更智能、更便捷。”海宁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院将继续紧跟新技术、新趋势,在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的同时,优化人力成本,让设备健康管理模式持续为临床安全、患者权益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