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新手爸妈看到新生儿嘴上起皮、出现白泡,心里难免担忧。其实,新生儿嘴上出现这些情况,原因多样,只要找准原因,正确应对,一般都能妥善处理。
生理性脱皮
1. 原因:新生儿出生前,在妈妈子宫内一直浸泡在羊水中。出生后,外界环境相对干燥,嘴唇皮肤为适应这种变化,新陈代谢加快,外层表皮会逐渐脱落,就出现了嘴上起皮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就像我们长时间泡在水里,皮肤会发皱,之后外层皮肤也会慢慢脱落一样。
2. 处理方法:对于生理性脱皮,家长无需过于担心,不要用手去撕扯宝宝嘴上的皮,以免弄伤宝宝娇嫩的嘴唇。可以在宝宝每次喝完奶后,用干净、柔软的湿纱布轻轻擦拭嘴唇,保持嘴唇清洁。另外,适当给宝宝喂些温水,保持嘴唇湿润,有助于缓解起皮情况。随着宝宝成长,这种脱皮现象会自然消失。
吸吮摩擦所致
1. 原因: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通过吸吮来获取营养,无论是吃母乳还是奶瓶,嘴唇与乳头或奶嘴频繁摩擦,容易导致嘴唇局部皮肤受损,出现起皮、白泡。而且宝宝吸吮力度有时不均匀,也会加重这种情况。
2. 处理方法:妈妈要注意喂奶姿势,确保宝宝含接乳头的方式正确,让宝宝的嘴巴能充分包裹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减少嘴唇与乳头的摩擦。如果是奶瓶喂养,选择合适的奶嘴,奶嘴质地要柔软,形状要符合宝宝口腔结构,避免宝宝吸吮时过于用力。当宝宝嘴上出现因吸吮摩擦导致的白泡或起皮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一些婴儿专用的护唇产品,保护嘴唇皮肤。
鹅口疮引起
1. 原因: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疾病,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宝宝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当接触到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物品,如奶瓶、奶嘴、妈妈的乳头等,就容易感染。感染后,宝宝口腔黏膜包括嘴唇上会出现白色斑膜,看起来像白泡。
2. 处理方法:一旦怀疑宝宝是鹅口疮,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根据情况开一些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家长要严格按照医嘱给宝宝用药,通常是将药物碾碎后用适量温水调成糊状,用棉签蘸取后涂抹在宝宝口腔患处,包括嘴唇上的白泡处,每天涂抹数次。同时,要注意宝宝用品的清洁消毒,奶瓶、奶嘴每次使用后要彻底清洗,用开水煮沸消毒;妈妈喂奶前要清洗乳头,保持乳头清洁,防止再次感染。
脱水或上火
1. 原因:如果宝宝水分摄入不足,或者所处环境温度过高、过于干燥,就可能出现脱水现象,嘴唇会表现为起皮、干裂,有时也会伴有白泡。另外,部分家长担心宝宝着凉,给宝宝穿盖过多,导致宝宝体内积热,出现“上火”症状,也可能反映在嘴唇上。
2. 处理方法:要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要适当给宝宝喂水,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或宝宝出汗较多时。调整宝宝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在22 - 25℃,湿度在50% - 60%,避免环境过于干燥或闷热。如果宝宝因脱水或上火导致嘴上起皮、有白泡,除了调整环境和补充水分,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宝宝服用一些清热去火的产品(如果适用),但一定要遵循医嘱,不可自行用药。
新生儿嘴上起皮、有白泡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有差异。家长要仔细观察宝宝的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正确措施,帮助宝宝尽快恢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