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要说起美国对中国的制裁,那可真是层出不穷,不论是对外贸易还是芯片科技,都对着我国轮番下手,如今美国终于不演了,为了在稀土产业上压中国一头,竟然花了数十亿美元来模仿中国,结果却被自己的制度卡了脖子。
事情是这样的,新华社的消息称,在今年的7月10,美国政府用了4亿美元,入股了美国最大的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MP。
![]()
很明显,美国这个操作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政府的手段,来推动美国企业加快对稀土的勘探并且迅速投产,以此来同中国竞争,说白了就是想模仿中国“计划经济”的模式。
其实美国这么做也能理解,因为长期以来,美国稀土的供应链对外依赖程度一直都很高。近些年来,美国稀土的开采量仅仅占了全球的2%到3%,并且多数开采的稀土原矿还要送去中国进行加工。
![]()
这时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为什么美国之前做不到,要来搬运中国的模式。原因很简单,就是美国奉行的“市场经济”的模式。
稀土产业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它的回报周期特别长,在短期内几乎看不到盈利,美国的资本家都是利益至上,面对这种情况,自然是有多远就走多远,所以单纯的依赖市场的资本很难快速启动。
![]()
如果加上了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既能够为美国稀土公司提供稳定的资金流,之后还能由政府出面来帮助企业融资。
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入股,其背后通常伴随着“政策绑定”,比如说,美国政府就能要求MP公司要优先满足军工的稀土需求,并且还会规定具体多少指标等,这样一来就让美国的稀土产业迅速发展。
![]()
可理想很美好,在现实中,美国模仿中国的模式真的能成功吗?答案非常明确,肯定不能。
美国4年一次的选举,导致政府的政策缺乏延续性。比如在2012到2016年期间,美国提出了“稀土独立”的计划,但是后来由于政府的更迭没有能够继续推行下去。
还有2025年的《大而美法案》,虽然说是要投入千亿补贴,但在2030年之后,美国的税收抵免将逐步取消,这让美国的企业都缺乏长期投资的信心。
![]()
况且稀土的产业链非常复杂,其涉及内政、能源、国防等多个部门,而美国政府却没有办法像中国一样,直接通过行政命令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
所以即使美国政府现在入股了MP稀土企业,但在其他方面仍然需要企业自己解决,比如说环保审批。
![]()
新建的稀土分离厂需要完成平均42个月的环境影响评估,但美国的环保审批的标准是极为苛刻的,甚至都有点不正常了。曾经德克萨斯的稀土项目,就是因为环保的争议而拖延了12年。
由于美国是以市场逻辑为主导的,所以美国的企业在面对像稀土加工这样低回报的环节中,难以吸收民间的资本参与其中。
![]()
所以就算美国政府提供了补贴,MP公司的相关稀土原料的生产成本仍然达到了每公斤60美元,这个成本已经达到了中国市场价的2倍,这样靠着政府的长期输血注定走不远。
还有一点是美国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那就是重稀土资源匮乏,这可是致命伤。美国的重稀土几乎完全依赖是进口,其中有97%都是来自于中国。
![]()
从具体例子来看,美国一架F-35战机需要417公斤的稀土,而其本土的资源产能只能满足其中30%的需求。
现如今中国已经掌握了全球90%以上的重稀土分离技术,比如碳酸氢镁法能将稀土萃取率提升到99%以上,纯度突破了99.99%。而美国本土的加工成本是我国的3倍,并且根本无法实现高纯度的分离,这巨大的技术鸿沟是几乎无法逾越的。
![]()
再加上2025年中国进一步对稀土萃取以及分离技术,实施了出口管制,直接就切断了美国获取技稀土技术的可能。
再来看看中国,中国稀土产业的崛起,本质上就是靠着“政治驱动+行政协调+技术攻关”三位一体的体制。
中国政府在2015年就提出将稀土纳入国家安全框架,项目确定之后就立马启动,各方面审批也十分高效,政府和企业配合协调。
![]()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牺牲短期利益来换取长期的支配权,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不是美国能模仿的来的。
用事实来说话,中国稀土集团掌控了国内90%的重稀土储量,还有100%的开采配额,北方稀土也是占据了75%的轻稀土市场,这双寡头的格局实现了对资源的绝对控制。
![]()
另外在稀土产业链方面,我国从矿山的开采到冶炼分离,再到高端应用,构建了全球唯一的完整产业链。仅仅是赣州地区就聚集着300多家深加工企业,实现“一站式”生产,加工成本比美国低了60%。
中国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于是在稀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也在积极的实施调控,将稀土产业的发展控制在合理又健康的范围中。
![]()
比如在今年,我国就将稀土开采的配额控制在16万吨以下,通过开采指标来调整我国稀土的发展节奏。
除了中国优越的体制之外,我国众多科研人员也为稀土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2年徐光宪团队研发的“串级萃取理论”,使得稀土的分离成本降低到了国际水平的10%,纯度突破了99.999%。
![]()
还有包头稀土研究院开发的晶界扩散技术,能让重稀土的用量减少30%到70%,磁体的耐温抗性从80摄氏度提升到180摄氏度。
美国试图通过政府的介入来模仿中国模式,来发展他们的稀土产业,但在本质上却忽略了两国之间制度的逻辑差异,这样盲目的模仿,注定不会成功。
![]()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白宫入股稀土巨头,美企CEO自荐:不能只押注一家企业
![]()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挑战中国稀土?美国业者:美政府砸下重金,资本却避而远之
![]()
信息来源:商务部公告2025第62号 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