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到阿那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孤独图书馆的静谧、纯白礼堂的诗意、沙丘美术馆的先锋,以及阿那亚戏剧节的热烈。这片被誉为“海边诗意”的网红打卡地,在国庆期间再一次迎来了客流高峰。
充满设计感的地标与持续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让阿那亚从北戴河海岸线上脱颖而出,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理想生活样本”。2025年,它更被《时代》周刊评为“2024年全球100个最佳旅行目的地”,推荐词中“超现实的艺术与设计表达”成为其最具辨识度的标签。
从无人问津的地产项目到集物质、情感、精神需求于一体的理想社区,阿那亚的蜕变堪称奇迹。如今,这里酒店民宿常年满房,近百个兴趣社群活跃生长,每年固定举办戏剧节、电音节等文化IP活动,吸引着全球游客与业主共同构建“有温度的生活”。
这一切的背后,是阿那亚创始人兼CEO、长江商学院EE校友马寅的坚持与突破。他曾引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意象,诠释了团队冲破困境、重构价值的精神指引。
马寅的商业策略,是一场关于价值重构的深刻实践。他借鉴“美好生活是物质的、情感的、精神的”理念,通过社群运营重构邻里关系,以文化艺术活动滋养精神世界,更以“敢于试错、不断纠错”的运营智慧,让阿那亚在持续迭代中焕发活力。这不仅是地产项目的转型,更是一场关于理想生活的勇敢探索。
![]()
马 寅
阿那亚创始人兼CEO
长江商学院EE校友
01
从困局到转型:
价值定位的重塑之路
2013年前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调整期,三、四线城市的地产项目普遍面临销售乏力、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寅接手阿那亚项目。
彼时,地处四线城市的阿那亚,属于重资产、慢周转类型的地产项目,银行对其缺乏信心不予放贷,房子更是鲜有人问津。作为上市公司的副总裁,马寅遭遇了许多开发商面临的共性困局。
一开始,马寅给阿那亚定位为“北京男人海边自留地”。按照他的话说,那是“现金到现金的最短距离的经营思路”。而没过多久,阿那亚就用一个新的定位颠覆了这一切。
在当时社会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而精神与情感需求被逐渐忽视的背景下,“美好的生活应该是物质的、情感的、精神的”理念,指引了阿那亚转型的价值重构模型,即“价值观、设计、审美的综合重构”。
马寅深刻领悟到:在理解事物之前先有表达,而表达便是行动,在理解之前要先付诸行动。基于此,阿那亚确立了新的定位:“回归自然,回归家庭,回归本我,有品质的简朴,有节制的丰盛”。
这一定位与之前的“北京男人海边自留地”形成巨大反差:既突出了家庭定位,又不失对品质的追求,让房子从单纯提供功能转变为解决生活意义的容器。这一转型,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多元化需求的趋势,为阿那亚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2
运营和修改:
社区活力的源泉
在确定新的价值定位后,阿那亚将重心放在社区运营与服务上。为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阿那亚着重构建社群,重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初,社群是由业主自发组织的读书会,运营团队仅提供支持。后来,马寅发现业主们有着不同的爱好,便带领团队协助将拥有相同爱好的业主组织起来,丰富他们的生活。
以戏剧社为例,即便最初只有8位业余的女士,马寅也全身心投入其中,与她们一同体验戏剧的快乐,并支持她们将戏剧社发展到上百人。
如今,阿那亚已有近百个兴趣社群,社群生活成了阿那亚人的日常,也带来了温情脉脉的邻里关系,让人们找到了难以割舍的归属感。
阿那亚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北戴河本身的客流量基础,就像马寅说的,“文旅项目一定要在有基础流量的地方做,生造流量非常难。”而运营则是阿那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运营就没有阿那亚,服务与内容是运营的关键。
马寅预测,地产的下半场很可能要靠运营,通过运营带来保值增值,运营团队的强价值可以加持地产本身的价值。目前,酒店和民宿的客房总数超过14000间,常年满房,这充分说明了其运营的成功。
阿那亚的运营与服务还体现在不断地修整,用马寅的话说,阿那亚是“改”出来的。
从最初配置服务人员到调整为从昌黎当地招聘有服务精神的青年,阿那亚注重招聘天生有服务精神、“有眼力见儿”的人。“讨好型人格+服务精神,就更好了”,这样的员工成长快,能让用户感觉自然,同时也拉动了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实现了企业与地方的双赢。
“敢于试错,不断纠错”是阿那亚成长的重要理念。
阿那亚每年都会对园区店铺重新评估,马寅在意店主的个人状态:如果店主具有成长性,其社群、粉丝能带来与阿那亚社区用户的双向流动,就会很受欢迎;即便店面盈利好,但店主出现心智闭锁,也会被要求调整或请出园区。马寅可以自主决定店铺的入驻、补贴等事宜,以高效服务用户为核心。
03
精神与文化构建:
长远发展的内核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发强烈,马寅深知来自精神生活的幸福感更强烈且更持久,带领团队大力进行精神与文化层面的构建,这成为阿那亚长远发展的内核。
精神生活的品质取决于是否有挑剔的消费者和敬业的生产者。阿那亚致力于将戏剧、诗歌、绘画等艺术生活日常化,让每个人保持少年感的成长。
起初,阿那亚只是将一些艺术形式从北京搬到当地,充当文艺的“搬运工”,后来马寅决定走原创之路,搭建文化艺术能量场,让业主进行原创,打造自己的文化艺术IP。
如今,阿那亚戏剧节、与阿里集团共同举办的电音节等活动于每年固定时间举办,且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具有标签性的文艺活动。
阿那亚打造的“走两步就可以看一部剧”的模式,契合了年轻人注重精神层面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业主和访客的精神生活,也提升了阿那亚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与中国许多景区性质的小镇不同,阿那亚是社区制,居民可以自住,不住时也能出租房间获得提点。这种模式既保证了社区的活力,又为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精神与文化的构建成为阿那亚秉持长期主义的根基。“可能需要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思考十年、二十年后中国人的美好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必须将居住和生活真正融为一体,满足人们物质、精神、情感的全面需求。”
马寅说,阿那亚未来的目标是打造温暖人心的品牌,追求精致、质朴、平价、感性,“平价并非指廉价,而是高性价比。”
文中图片来自图虫创意,转载需获授权。
end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长江商学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