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自救,员工跟着买单。
近日,上海某建工集团下属公司发布的《人员息岗管理办法及薪资核算办法》,在工程行业掀起轩然大波。
“息岗”,一个新词,一夜之间成为热议焦点。
![]()
![]()
上海某建工集团的这份公告,看上去有点像换汤不换药的“待岗升级版”。
具体操作为:
员工暂停上岗,回家待命;
仅发放生活费(接近或等于最低工资标准);
社保继续缴纳,但个人承担部分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扣除。
说白了,这就是“待岗”制度。
区别只在于:它被包装得更具“主动性”和“阶段性”,仿佛不是企业在裁员,而是员工在“休整”。
企业为何走到这一步?
无他,房地产红利消退,基建投资放缓,所有传统建筑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哪怕上海某建工经常拿下上海几乎所有的项目,依然难以承受目前的衰退。
“先砍合同,再砍人”,成了许多企业的无奈选择。
于是,“降本增效”被提上日程。
但奇怪的是,不再提“减员增效”,也不再提“下岗”,取而代之的是“息岗”、“优化”等温和词汇。
语言越来越体面,可员工的感受却越来越沉重。
站在企业角度,或许“息岗”是维稳与节流的平衡之举。 但对员工而言,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生存考验。
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