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然:国誉府 6-8 层洋房,藏着杨浦核心区的「慢生活」
去年冬天,我和妻子在杨浦看完最后一个高层楼盘,正准备放弃 “低密住宅” 的想法时,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北京城建在长海社区有个 6-8 层的洋房项目,叫国誉府,你们可以去看看。” 当时我们抱着 “最后一试” 的心态前往,却在看到项目容积率 1.5 的规划图、摸到洋房外墙的质感石材时,瞬间动了心。
![]()
![]()
![]()
![]()
![]()
![]()
![]()
如今,作为等明年一季度入市的未来业主,我总爱带着家人去项目周边 “踩点”—— 在新江湾湿地看白鹭,在五角场逛书店,甚至会站在工地外想象家里的阳台:春天晒被子不用 “抢” 阳光,夏天开窗能闻见湿地的青草香,秋天傍晚能和妻子在楼道里慢慢散步…… 这种 “不拥挤、不匆忙” 的慢生活,正是我们在杨浦核心区寻觅多年的理想。
晨光:不用等电梯的清晨,是洋房给的小确幸
以前住杨浦高层时,每天早上的 “电梯大战” 是我的噩梦。7 点半的早高峰,电梯前能排起长队,有时等三趟都挤不上去,有次我抱着儿子赶时间,只能爬 12 层楼梯,到家时汗湿了衬衫。但在国誉府的 6 层洋房里,清晨终于有了 “慢下来” 的底气。
每天早上 7 点,我是被窗外的鸟鸣叫醒的。主卧的窗户正对着小区的中央绿地,6-8 层的高度刚好能俯瞰整片草坪 —— 晨雾中的樱花树刚冒出新芽,保洁阿姨在步道上轻轻擦拭长椅,阳光透过双层中空玻璃,温柔地洒在实木地板上。“今天要不要在阳台吃早餐?” 妻子端着咖啡走到我身边,手指着阳台的藤椅,“昨天我买了新的桌布,铺起来肯定好看。”
8 点整,我们收拾好出门。下楼时不用等电梯,推开单元门就是小区的林荫道,脚下的石板路铺得平整,儿子蹦蹦跳跳地在前头跑,偶尔会蹲下来看路边的蚂蚁。住在隔壁单元的张叔提着刚买的豆浆油条,笑着跟我们打招呼:“小吴,送孩子上学啊?这洋房住得舒服吧,不用挤电梯,出门就是树,比高层强多了!”
8 点 15 分,我们走到地铁 10 号线三门路站。以前住高层时,光是走到地铁站就要 20 分钟,现在节省的时间,足够我陪儿子在站台旁的便利店买个他喜欢的卡通包子。坐上地铁,20 分钟就能到我在南京东路的公司,妻子则在五角场站下车,步行 5 分钟就能到她工作的教育机构。“现在早上能多睡 20 分钟,还能吃顿热乎早餐,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慌慌张张的了。” 妻子的话,说出了我心底的感受。
午后:阳台的阳光与湿地的风,是家庭的「自然时光」
周末的午后,是我们家最惬意的时刻。我家洋房的阳台有 8㎡,妻子在那里种了绿萝、月季和多肉,阳光透过比利时进口的遮阳帘,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儿子趴在阳台的地毯上搭积木,我靠在藤椅上看报纸,妻子则在旁边修剪花枝,偶尔会把剪下来的月季插进花瓶,整个家里都飘着淡淡的花香。
“下周要不要去新江湾湿地野餐?” 妻子突然说,手里拿着刚查好的天气预告,“天气预报说下周天气好,咱们带块野餐垫,再买些水果和三明治,让儿子跟大自然多亲近亲近。” 我笑着点头 —— 以前住高层时,周末想找个有自然气息的地方,得开车半小时去公园,现在从国誉府开车 10 分钟就能到新江湾湿地,那里的芦苇荡、小池塘,还有偶尔飞过的白鹭,都是儿子最喜欢的 “自然课堂”。
上周六,我们真的去了湿地野餐。儿子穿着小运动鞋,在草坪上追着蝴蝶跑,妻子举着相机,拍下他奔跑的身影;我则在野餐垫上摆放食物,刚从山姆买的草莓又大又甜,儿子一口一个,吃得满脸都是。“爸爸,你看那只鸟!” 儿子突然指着远处的白鹭,兴奋地拉着我的手。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白鹭正展翅飞过水面,阳光洒在翅膀上,像镀了一层金边。
下午 3 点,我们带着儿子去湿地的观鸟台。那里有专业的望远镜,儿子踮着脚,透过望远镜看远处的鸟类,嘴里还念叨着:“妈妈,这只鸟叫什么名字呀?它的羽毛好白!” 妻子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鸟类图鉴,耐心地给他讲解,阳光透过观鸟台的玻璃窗,洒在他们身上,温暖又治愈。“住在国誉府真好,能经常带儿子来这么美的地方,比在高层里待着强多了。” 妻子感慨道。
傍晚:五角场的烟火与洋房的静谧,是生活的「双重美好」
傍晚时分,是国誉府最迷人的时候。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洋房的米白色外立面上,小区里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暖黄色的灯光与绿树相映,格外温馨。如果想感受热闹,我们会带着父母去五角场商圈;如果想享受宁静,就在小区里的步道上散步。
上周日,我们带着父母去五角场吃晚饭。从国誉府步行 20 分钟就能到,商圈里的国庆主题展还没结束,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灯笼和鲜花。父亲拉着儿子的手,在展览区里看各种老上海的照片;母亲则和妻子在旁边的服装店逛街,母亲拿起一件红色的外套,在身上比划着:“这件衣服真好看,比老家的商场款式多,价格也合适。”
我们选了一家本帮菜馆吃饭,父亲点了他最喜欢的红烧肉,母亲则点了清蒸鱼,儿子则吵着要吃糖醋排骨。服务员端上饭菜时,父亲忍不住说:“这菜味道真地道,比我们老家的餐馆好吃多了。”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饭,聊着天,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五角场的霓虹灯闪烁着,热闹又温暖。
晚上 8 点,我们步行回家。路上能看到国誉府的洋房在夜色中静静矗立,小区里的林荫道上,有邻居在慢慢散步,还有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玩滑板。儿子拉着我的手,嘴里哼着刚学会的儿歌,母亲则和妻子聊着天,说以后要常来住:“住在这儿真方便,逛街、看病、上学都近,还能经常看到你们和孙子,比在老家舒服多了。”
深夜:国企品质的细节,是安心的「守护」
上海的冬天湿冷,但国誉府的洋房里,却总是暖暖的。家里的地暖系统从 11 月就开始运行了,儿子可以光脚在地板上跑,不用担心着凉;双层中空玻璃隔绝了室外的寒风,即使开窗通风,也不会觉得冷。有次寒潮来袭,室外温度降到了零下 3℃,但家里的温度依然保持在 22℃,母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织毛衣,嘴里念叨着:“这房子保暖真好,比我们老家的暖气还舒服,北京城建这国企品质,就是靠谱。”
深夜,儿子睡熟后,我和妻子会在客厅里看会儿电影。洋房的隔音效果特别好,即使楼下有邻居回家,也听不到任何噪音。妻子靠在我的肩上,轻声说:“当初选这房子的时候,我还担心价格有点高,现在住进来(虽然还没正式入住,但已经感受到品质)才发现,这钱花得值 —— 低密、安静、配套好,还能给儿子一个亲近自然的环境,比买高层划算多了。”
我点点头,想起当初看项目时,销售介绍的那些细节:洋房的墙体用了保温材料,卫生间的防水做了三层,甚至连楼道的地砖都是防滑耐磨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藏着国企对品质的坚持。有次我在小区里遇到施工师傅,他跟我说:“我们建这洋房,每一块砖、每一根钢筋都要检查好几遍,北京城建要求严,不能出一点差错。”
未来:20 号线开通与杨浦发展,是幸福的「加分项」
现在,每次路过国誉府,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看看施工进度。看着洋房的外立面一点点完善,小区的绿化越来越茂盛,想象着明年一季度收房后的日子:春天在阳台种花,夏天去湿地观鸟,秋天去五角场逛街,冬天在家里陪父母喝茶…… 每一个场景都满是期待。
我还听说,未来地铁 20 号线开通后,国誉府的交通会更方便。20 号线连接宝山、杨浦和浦东,以后我们去浦东的朋友家,不用再换乘多次,直接坐 20 号线就能到。有次跟同事聊起这事,同事羡慕地说:“你们这房子买得太值了,国企品质有保障,还在杨浦核心区,以后 20 号线开通了,升值空间肯定大,自住投资都合适。”
![]()
![]()
![]()
![]()
![]()
![]()
![]()
我已经开始规划收房后的装修了:客厅的沙发选浅灰色的,搭配一个原木色的茶几,平时可以放儿子的玩具;主卧要挂一幅我们的婚纱照,再放一个落地灯,晚上可以看书;儿子的房间贴卡通壁纸,放一张小书桌和一个高低床,以后他的小伙伴来做客也有地方住;阳台要再种些妻子喜欢的薰衣草,夏天的时候,满阳台都是香味。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没有朋友推荐国誉府,我们可能还在高层住宅里挤电梯、抢阳光,哪能有现在这样的期待。国誉府的 6-8 层洋房,不仅给了我们一个舒适的家,更给了我们一种 “慢下来” 的生活方式 —— 不用挤电梯,不用抢车位,出门就是树,散步就能到湿地和商圈。这种在杨浦核心区难得的低密生活,正是我们一直向往的幸福。
如果你也在上海寻找高品质的低密住宅,如果你也渴望在杨浦核心区拥有一个 “不拥挤、不匆忙” 的家,那么明年一季度国誉府入市时,一定要来看看。不用听别人怎么说,自己来感受一下:看看 6-8 层洋房的宽敞,摸摸外墙的质感石材,走走小区的林荫道,再去新江湾湿地吹吹自然的风。相信我,你一定会像我一样,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 “慢生活”—— 因为在杨浦核心区,这样的洋房,真的可遇不可求。
明年收房后,我想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带他们去新江湾湿地野餐,跟他们分享住在洋房里的幸福。我相信,在国誉府,我们一家人会度过一个又一个温馨的日子,这里不仅是我们的家,更是我们在杨浦核心区的 “幸福港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