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是中国老名酒,产自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酒厂主酿大曲清香酒,清香酒是其成名之作。说到汾酒,从80年代中后期至今,产品主体风格变化不大,从工艺层面上讲,这些年汾酒工艺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只是不同时期汾酒在勾调上有变化,所以带来的酒质变化及差异。
但80年代早期汾酒风格确实不同于中后期,主要是酒体更柔一些,并带有高粱粮香。今天这期文章,我通过品鉴解惑80年代早期琵琶汾,来解读一下这一时期汾酒的风格特点。
我的这款白瓷汾酒是1981年6月生产的酒,这款酒是一位酒友寄给我的酒样,灌装酒精度为65°。
![]()
倒酒闻香,此酒香气柔和,陈香、粮香突出,是高粱粮香(干红枣香)、面粉香、淡淡青苹果香、红豆沙香(高粱酒长时间瓶存出来的香味)、淡淡坛存陈香的复合香。
深呼吸一口气闻香,此酒香气饱满、连绵。相比其他汾酒高端酒,这款酒的香气柔和一些,但却饱满、悠长一些,且陈香、高粱粮香突出。相比之下,主流汾酒青苹果香、面粉香明显一些,高粱粮香并不明显。
入口品鉴,此酒入口甜中微带陈感,这股陈感,微带一点苦味。酒体紧实,入口有强劲感,但绽放力不够,相比其他高度大曲清香酒,这款酒入口显柔。
酒到中段,此酒陈香、高粱粮香突出,青苹果香在这一阶段表现并不明显。此酒尾味较长,尾口陈苦味略微加强,和甜味融合成一种甜陈口感。彻底咽下之后,口腔中有突出的粮陈回味。
相比主流汾酒,这款酒酒体连绵度要好一些,高粱粮香突出一些,但强度明显弱一些。其实这款汾酒风格不像标准大曲清香酒风格,它的特点是清中带有一点老白干香的影子,因为老白干香酒就很突出高粱粮香。
其实这款汾酒的这个特点很有鉴赏价值,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汾酒的风格演变。这款汾酒不是典型的大曲清香酒特点,严格意义上说,这款酒应该是清香和老白干香的结合。
![]()
因此这种风格更偏老派特点,虽然汾酒是大曲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但白酒香型概念是1979年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中由专家提出的。其实在80年代早期,香型在市场上没有概念,即便在行业业内,香型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1981年的琵琶汾酒,基酒可能是1979年及以前酿造的,那个时候酒厂按照自己理解的好酒酿造就可以了,没有这么多香型的条条框框,而这也是80年代早期汾酒表现出不同于之后汾酒的原因。
因此这款汾酒是一款很难得的汾酒,我能品鉴上是我的荣幸,它的特点、个性,折射了白酒工艺史的变化,汾酒从一开始也不是“一清到底”的呈现,他是在不断调整中慢慢改进而来的。
对于深度品酒爱好者,我觉得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解惑一下80年代早期汾酒,时间越早越好,当然能解惑70年代及更早汾酒那就更好。
![]()
在酒质档次上,这款白瓷汾酒是当时汾酒的顶级水平,属于现在汾酒青花50的档次。其实这款酒很适合与前几年的青花50对比,因为这两款酒分别是两路汾酒的顶级呈现。青花50是现在标准大曲清香,一清到底特点的极致呈现,81年白瓷汾酒是老汾酒特点,清中带老白干香的极致呈现。说到这里,关于我对81年白瓷汾酒的品质理解,作为酒友的您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