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新经济沸点 天一
10月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有关小米汽车SU7的事故,警方已经做出初步调查:车主酒驾是一重原因。在限速80的天府大道上,司机超速行驶,也是事故的另一个因素。
涉事车先追尾,后撞到花坛,然后燃烧,但当周边路过的热心司机进行救助时,出现绝望的一幕。
还原了现场:在车辆燃烧后的两分钟内,有司机试图开门,拉出驾驶室里的车主,未果;也有司机拿着灭火器去喷洒,火势却越来越大;还有司机找出扳手砸开了右侧的车玻璃,伸手进去,试图手动开车门,门却纹丝不动。
几个司机,眼睁睁地看着车持续燃烧,却束手无策。七辆消防车到现场后,消防员一边灭火,一边开门,还是无法打开,消防员最后使用了切割机,才开了门。
但为时已晚,网上传出的照片显示,驾驶室里的司机已经被烧成焦炭,其状惨不忍睹。
![]()
消防车到达成都天府大道1013事故现场
复盘整个事故的时间线,是有机会减少因交通事故产生的次生伤害的——如果司机在汽车开始燃烧时弃车而逃,有生还的希望;当司机晕倒在方向盘上,外面的救援者能顺利打开车门,也能在第一时间逃生。
种种现场切片都指向一个细节:车门无法打开。
新能源汽车给汽车界的创新是颠覆式的,当然也包括隐藏式车把手的设计,它花样翻新,也没有统一标准,导致各种品牌的车在开门方式、隐藏方法上都有所不同,也因此,在紧急时刻,习惯其它品牌的司机要打开处于危险车的车门时,需要摸索一番,付出学习成本,也意味着耽误时间,在紧急时刻,抢先一分钟,就有可能抢出一条人命。
![]()
目前市面上的车门把手
如果说车把手的创新代表的是品牌标识,使用鸿沟,就不应该被提倡,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这样的设计应“简单粗暴、统一标准”。
事实上,1013的交通事故不是孤例,新经济沸点通过公开信息,梳理出类似事件:他们都是交通事故,涉事车辆属于新能源车,现场因打不开车门,而导致的次生伤害事件。每一个案例的背后都是几条生命,也包括生命背后的每一个家庭。
1.2022年9月5日,苏州,一辆保时捷电动车taycan碰撞护栏后引发大火,火势中,有人冲上去想救出车内的人,车门无法打开,车内人员无法脱困被活活烧死。
2.2024年4月27日,山西运城,问界M7,前机舱起火,3人遇难,隐藏式门把手未打开导致车门打不开。
3.2024年7月17日,成都双流,高合HiPhi X,汽车先是失速,连续撞断路边三棵树,后迅速起火,隐藏式门把手无法打开,现场一位40多岁的男子,手抡大铁锤,也未能砸开门,车上四人全部遇难。
4.2025年3月29日,铜陵枞阳高速,小米SU7,事主在高速路上发生碰撞后车辆爆燃,“车锁未解锁,无法开门逃生”,三人遇难。
5.2025年10月13日,成都天府大道,小米SU7,碰撞牵扯后越过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路过司机自行救助,打不开车门,驾驶员邓某某死亡。
尽管事故过后,很多品牌商都在解释原因,教育用户怎么开门,但这些品牌商均没有在事故中被追究责任,试问,汽车业的产品迭代、产品创新,需要这些生命、这些家庭来付出代价吗?
好在今年9月,工信部也发布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
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事关生命问题,应该有更重的惩罚和规则。参照酒驾被立法的历程,因车门把手打不开,导致交通事故次生伤害的处罚力度,应不亚于酒驾,唯有重罚,才能让这些品牌商做产品时更重视生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