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话搁在许家印身上,简直是量身定做。就在最近,香港高等法院的一记惊雷,把许老板和他一家子精心谋划近十年的“诺亚方舟”计划,直接劈成了柴火。
这场大戏的信息量,大到能把人脑袋撑爆。法院一纸判决,授权恒大的清盘人,全面接管许家印家族在全球范围内的资产,并且同步下达了“全球禁制令”,直接冻结了他名下价值高达77亿美元(约合550亿人民币)的资产。你没看错,这回不是针对恒大公司这个空壳子,而是直接穿透到了许家印个人和他整个家族!
![]()
还记得那个坊间传闻吗?说是一个算命先生早就看过许家印的面相,断言他“晚年破局、富贵难守”。当年恒大烈火烹油、花团锦簇的时候,这话谁听了都当是个天大的笑话,现在回头看,简直是一语成谶。
当初为了保住家业,许家印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他给自己留了三重保护,层层加固,自以为滴水不漏。
第一重保护,就是那个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离岸家族信托”。
早在2019年,恒大2.4万亿的债务黑洞已经深不见底的时候,许家印夫妇就悄悄在美国设立了一个高达23亿美元的家族信托。钱是哪来的?绝大部分就是从2009年到2022年,他们俩从恒大疯狂分红套现的500多亿里来的。这些钱通过BVI、开曼群岛的各种离岸公司,一层一层地像套娃一样转出去,最终注入这个信托。
信托设计得那叫一个精巧:指定两个儿子当受益人,大儿子许智健每年只能花利息,动不了本金,本金要留给孙子辈。按美元每年4-5%的利息算,这笔钱现在差不多滚到了200亿人民币,相当于子子孙孙一天啥也不干,就有几百万的利息进账。他以为,钱进了信托这个“保险箱”,就跟自己彻底隔离了,哪怕公司破产、自己坐牢,债主、法院,甚至大罗神仙都动不了分毫。
![]()
第二重保护,叫“技术性离婚”。
2023年8月,恒大一纸公告,悄悄把丁玉梅的称呼从“许太太”改成了“丁女士”。这招贾跃亭也玩过。目的很明确,在财务上切割,丁玉梅揣着分走的几百亿资产跑到国外,留下许家印一个人在国内“扛雷”。他心里想的估计是:牺牲我一个,幸福一家人,我在这边踩缝纫机,老婆儿子在国外当富家翁,这买卖划算!
![]()
第三重保护,就是死不开口。
去年香港法院就给他下过披露令,要求他7天内申报所有超过5万港元的资产,境内境外的、自己名下的、别人代持的,都得交代清楚。结果呢?耗了9个多月,许家印愣是一个字没吐,一个账户都没交代。他为什么这么横?因为他觉得钱早就安全了,你们能奈我何?
然而,他千算万算,没算到香港法院这次请来的清盘人,堪称“中国最强清盘人组合”。一个是黄咏诗,著名析产大师,主持过赌王何鸿燊家族的遗产纠纷;另一个是杜艾迪,曾是雷曼兄弟亚洲业务的首席清算人。这两个人,可不是吃素的。
他们拿着放大镜一查,许家印所有的“小聪明”瞬间变成了“铁证”。
![]()
首先,那个23亿美元的信托,直接被“击穿”了。
香港法院用的是英美法系里最经典的几大原则,招招致命。
第一刀叫“实质重于形式”。法官说了,不管你法律文件写得多花哨,我们就看这钱到底谁说了算。结果一查,许家印虽然名义上把资产转给了信托,但投资怎么搞、受益人换不换,这些核心控制权还牢牢攥在他自己手里。那个信托公司,说白了就是个傀儡。法官的原话大概意思是,你这哪是信托啊?分明就是你的私人小金库,左手倒右手,把我们当傻子耍呢?
第二刀叫“欺诈性转移”。这是最狠的一刀。法院往前翻账本,发现恒大早在2017年就已经出现了系统性的财务造假,财务黑洞已经深不可测。你许家印作为老板,会不知道公司快完蛋了?明知要爆雷,你还在2019年火急火燎地把巨额资产往外转,这不是恶意逃债是什么?说白了,以欺诈债权人为目的成立的信托,法院有权直接判定无效!
第三刀,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债权人保护优先”。尤其是在这种涉及几百万普通购房者血汗钱的大规模债务危机里,法律必须优先保护那些被欠薪、欠房款的普通人,而不是让你这个始作俑者用信托给家人保留巨额财富。
这三刀下去,许家印那道自以为牢不可破的财富防火墙,瞬间就成了纸糊的。
![]()
紧接着,那场“技术性离婚”的闹剧,也被撕下了伪装。
法院直接认定,许家印和丁玉梅的离婚,“缺乏真实情感破裂的基础,具有显著的避债动机”,和设立信托一样,都是逃债策略的一部分。以前大家虽然都知道是假的,但苦于没有法律依据。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个认定,就意味着丁玉梅通过离婚拿走的钱,包括那427亿,全都是非法的,都得追回来!这下,丁玉梅的海外财富王国也走到了尽头。
清盘人拿着香港的判决,立马启动了“全球资产追索行动”。伦敦、纽约、开曼、BVI……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开始了。许家印和丁玉梅藏在全世界的豪宅、私人飞机、游艇、豪车,全都被一一揪了出来。
比如,丁玉梅在伦敦海德公园旁边那套价值20多亿的超级豪宅,有45个卧室,之前是通过“重庆李嘉诚”张松桥的手买的,现在也被证实实际主人就是许家。还有那两辆劳斯莱斯幻影,一辆内地牌照“粤A98888”,一辆香港牌照“HD3333”,3333正好是当年恒大的股票代码,连耍酷都带着公司的印记,如今全都被扣了。
丁玉梅更是深陷泥潭。她名下的资产被全球冻结后,英国法院裁定,她每月只能领取2万英镑(约18.6万人民币)作为生活费。这钱对普通人是天价,但对一个挥霍惯了的人来说,简直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有媒体扒出来,丁玉梅之前不到一年就挥霍掉2800多万,请保姆一个月30万,连家里的狗戴的项链都值80万。现在这点生活费,恐怕连律师费都不够付。
![]()
更具戏剧性的是,丁玉梅之前还反手把自己的小儿子许腾鹤告上法庭,追讨10亿港币的“欠款”。这出母子反目的戏码,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想把儿子名下的资产也变成自己的“债权”,好在清算时优先分配。现在看来,这些小伎俩都成了笑话。
整个故事,小孩没娘,说来话长。许家印打拼一辈子,攒了一辈子,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他那个“把球队留给人民,把债务留给银行,把财富留给了前妻,把缝纫机留给了自己”的段子,现在看来,连“把财富留给前妻”这一条都落空了。
![]()
这场闹剧,给所有富人都上了一堂代价高昂的法治课:
跨境避债的时代,结束了。以前总有人觉得,钱一出海,搞个离岸信托,就进了绝对安全的保险箱。许家印的案例用550亿的代价告诉你:想多了。“离岸”不等于“法外”,“信托”也不是万能的“保险箱”。全球司法联动越来越紧密,香港判决,英国执行,美国法院也能配合调查。你在这边欠了老百姓的血汗钱,跑到天涯海角,资产照样给你冻上。
诚信经营,才是对资产最好的保护。真正能站得住脚的财富规划,前提都一样:钱必须是干干净净的,必须在公司健康的时候布局,必须是真正的放手,最关键的是,你不能欠着老百姓的钱,还想着给自己家人留后路。靠钻法律空子、财务造假这种“小聪明”,终究保不住财富。
![]()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不知道多年以后,两鬓苍苍的许家印在牢里回首往事,会不会想起当年在舞阳钢铁厂,和丁玉梅一同躺在深圳逼仄的地板上,幻想着同一个安稳未来的那个夜晚。
别了,许老板!也别了,那个曾经充满浮华、喧嚣与骚动的时代!资本的游戏可以结束,但正义的清算,永不谢幕。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记得“标星”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