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为啥就突然下场造车?
原因很简单,
不是因为他想盲目跟风,而是因为
他的京东手握几亿的用户数据,
顺带还能打通“造-卖-服”的全链条!
![]()
刘强东这回玩的是“反向定制”。京东不造车,而是拉着宁德时代和广汽一起干。宁德时代管电池,广汽负责生产,京东掏出用户数据当“导航仪”。这套路京东熟,以前卖手机就这么干,OPPO、中兴的定制机没少爆款。
别人造车砸钱如流水,小米召回11.7万辆车,直接亏了2.3亿。京东聪明,躲开重资产的坑,专攻自己擅长的:数据卖车。它手里有6亿活跃用户,连你想半夜买充电宝还是周末换轮胎,数据里记得清清楚楚。
汽车这行早就是红海。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比亚迪上半年赚155亿,零跑勉强盈利3303万,高合、哪吒已经快游不动了。京东挑这时候进场,因为它的底牌太厚——线下3000家养车门店、4万合作网点,买车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用户早被教育明白了。高速上电动车突然断电,后车差点追尾,谁还敢为噱头买单?京东打的牌是“别忽悠,看实惠”。电池用宁德时代的换电技术,保养找京东养车,价格还得让普通人踮脚够得着。
刘强东的野心不止于卖车。五月注册“Joyrobotaxi”商标,无人出租车里能下单买菜,车跑在路上,货送到手里。这哪是造车?是给电商帝国修新路。
但信任比数据难攒。消费者会不会在线上下单几十万的车?京东得证明,数据不会压垮安全,效率不能替代严谨。毕竟车不是手机,命比流量值钱。
十一月新车亮相,这场实验成败关乎一个答案:当造车狂欢冷却,活下来的不是最猛的玩家,而是最懂普通人的那一个。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