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0月14日起,只要是美国籍、或者受美方控制的船舶,靠泊中国港口就得按净吨交特别港务费,起步价每吨400元,以后还会慢慢涨到1120元。
但中国没把路堵死,反而留了个口子,一边是美国造船业产能跟不上、成本下不来的实打实困境,一边是中国要交钱但给机会的明牌布局,美国现在估计是真头疼。
不让美国航运公司选中国造船,企业得白扔一大笔港务费,让他们选,自己喊了半天的回流口号不就成了空话?这道选择题摆到他面前,到底该怎么答?
![]()
这些年特朗普政府一直鼓吹美国制造回流,造船业更是被当成重点来推,毕竟航运是全球贸易的命脉,要是美国能自己造大船、造好船,既能拉本土就业,又能在国际物流里占主动。
可理想跟现实压根不是一回事,美国造船业这些年早就没了当年的风光,先不说技术更新慢,光是产能、成本、工人这三件事就卡得死死的。
美国本土船厂现在的年产能,连中国的五分之一都不到,造一艘同样规格的18万吨散货船,美国船厂要花14个月,成本还比中国船厂高25%。
而且美国的工人也缺得厉害,美国造船行业目前差近2万名技术工人,不少船厂就算接到订单,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工期拖下去。
![]()
去年就有家美国航运公司想凑回流的热闹,订了2艘美国船厂造的集装箱船,结果原定12个月的工期拖到了20个月,成本还超了预算30%,最后没办法,只能临时租中国造的船补运力缺口。
这种有心无力的情况,在美国造船业里真不是个案,特朗普喊的回流口号,更像是给选民画的饼,真要落地,全是迈不过去的坎。
中国对美船收特别港务费,可不是单纯的反制,中国其实把合作的门留得很宽,关键就藏在那两条豁免规则里,中国建造的船舶免缴,来中国修的空载船也免缴。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造船业的硬实力在撑着,现在中国本来就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国。
![]()
就拿2024年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了全球市场的45%,从普通货船到大型集装箱船,再到高端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几乎所有类型的船舶都能造,性价比还高。
美国航运公司常用的8000标箱集装箱船,中国船厂造一艘大概8000万美元,比韩国船厂便宜15%,比美国船厂便宜近40%,交付周期还能缩短3到4个月。
对美国航运公司来说,这笔账其实很好算,美资航运公司每年有15艘船要靠泊中国港口,要是用的全是美国造的船,按每吨400元的起步价算,一年光特别港务费就得多掏2000万美元。
![]()
可要是换成中国造的船,不仅这笔钱省了,造船成本还能降一截,中国这手棋其实下得很巧,没像美国那样搞一刀切的限制,反而通过市场规则让美国企业主动选合作。
其实收费就是对美方之前打压中国造船业的回应,但豁免条款是给双方留的台阶,愿意合作,就能享优惠,要是还想搞对抗,那就要承担成本,所有规则都摆明面上,谁也挑不出理。
中国这政策刚落地没多久,美方的态度就明显软下来了,上周特朗普还在公开场合放狠话,说要对更多对华商品加征100%关税,结果没几天,他身边的人就开始集体降温。
![]()
副总统万斯去参加行业论坛时就提,希望和中国在航运领域找合作空间,贸易代表格里尔也说,不会轻易扩大关税范围。
最直接的是财政部长贝森特,他公开承认100%关税不一定要发生,还特意强调美国不愿意和中国脱钩,甚至说对中美关系持乐观态度。
这种从硬气到服软的转变,就是中国的政策戳中了美国的痛点,美国航运业是本土经济的晴雨表,全行业直接雇了快6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更是超200万。
要是美国航运公司因为高额港务费和造船成本陷进去,最后受影响的还是美国本土的就业和经济。
但美方的缓和里也藏着小心思,他们一边说要合作,一边还在对中国造船企业搞技术限制,不让美国企业给中国船厂提供某些高端导航设备。
喊着要对话的同时,还在指责中国搞不公平竞争,商务部发言人之前也点破了这种双标,想谈就拿出诚意,别既伸手要合作,又挥着棍子打人,这种做法根本行不通。
其实这场围绕造船、港务费的博弈,根本不是谁赢谁输的死磕,而是谁更懂经济规律的较量。
特朗普想靠行政命令把造船业拽回美国,完全忽略了成本、产能、效率这些市场基本逻辑,结果只能是口号大于实际。
而中国走的是另一条路,不搞封闭,不搞对抗,靠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开放的规则,让市场自己做选择。
这也不是中国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应对美方施压了,之前稀土就是例子,中国没禁出口,而是靠规范开采和加工标准,让美国企业不得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芯片领域也一样,没搞断供,而是靠自主研发提升技术能力,慢慢打破美方的垄断。
这次对美船收费的政策,跟之前的思路其实一脉相承,不搞你死我活,而是用精准施策加上开放合作的方式,让美方明白对抗没好处,合作才能共赢。
![]()
现在的局面其实很清楚,中国已经把规则摆在桌面上了,特朗普要是还抱着单边主义的老思路,继续逼着美国企业搞去中国化,最后只会让美国航运业、造船业陷进更大的困境。
要是他能务实点,放下面子跟中国好好谈,既能帮美国企业省成本,也能给美国经济喘口气的机会。
毕竟经济全球化不是说断就能断的,产业链、供应链也不是靠口号就能重构的。
![]()
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强者不是靠打压别人维持地位,而是靠自身实力和开放心态,赢得更多合作机会。
接下来就看特朗普怎么选了,是继续硬撑,还是认清楚现实?答案其实早就在市场的选择里摆着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