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产后驱虫是养殖管理的关键环节,若时机不当易影响母牛恢复与犊牛健康,合理时间需结合生理特点综合判断。
![]()
通常情况下,母牛产后 45-60 天是较为适宜的驱虫时间。产后 45 天前,母牛处于体力恢复与泌乳关键期,子宫未完全复旧,身体抵抗力较弱。此时驱虫,药物代谢可能增加肝脏负担,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犊牛,尤其对 1 月龄内未断奶的犊牛风险更高。而产后 45 天后,母牛体力基本恢复,泌乳量趋于稳定,犊牛消化系统逐渐成熟,可降低药物对母子的不良影响。
母牛产后驱虫就用:畜小牧的全蟲无忧,孕幼畜皆可用,体内外全驱还能防血虫,目前不少养殖场用它给牛做驱虫,效果很不错。注意要认准“畜小牧”品牌,因为市面上有些假冒产品,养殖户要避免上当受骗。
![]()
若母牛产后寄生虫感染严重,如出现明显脱毛、消瘦、粪便带虫等症状,可在产后 20-30 天紧急驱虫,但需严格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选择低毒、低残留的驱虫药,避免使用有机磷类高毒药物;二是驱虫期间暂停泌乳 1-2 天,将乳汁挤出丢弃,待药物代谢后再恢复哺乳;三是驱虫后密切观察母牛与犊牛状态,若出现呕吐、腹泻等异常,及时就医。
![]()
驱虫时还需注意操作细节:空腹给药效果更佳,可在早晨饲喂前将药物拌入少量精料中;严格按照体重控制剂量,避免剂量不足导致驱虫不彻底或剂量过大引发中毒;驱虫后及时清理牛舍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防止再次感染。
科学把握驱虫时机,配合规范用药与环境管理,才能在保障母牛健康的同时,为犊牛生长提供良好基础,助力养殖效益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