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已获得总额27亿美元的多年度合同,将在2030年前生产超过3,000套“爱国者先进能力-3”(PAC-3)导弹导引头。这一动向反映出随着美国及盟军部队补充因欧洲和中东冲突而吃紧的防御系统,全球对防空反导需求正在激增。
据Armyrecognition网10月14日报道,2025年10月14日,波音公司宣布获得价值约27亿美元的多年度合同,将在2030年前生产逾3,000套PAC-3导引头,年产量将提升至750套。该声明凸显出在美国及至少16个盟国因欧洲和中东高强度作战消耗而补充库存、扩大防御覆盖的背景下,全球对防空反导系统的迫切需求。
核心技术核心在于导引头——这种安装在导弹头部的紧凑型高功率Ka波段雷达,通过发现、锁定并引导命中杀伤体摧毁高速目标,将物理原理转化为精准打击。
![]()
配备Ka波段主动导引头的PAC-3 MSE拦截弹是实现分层防空反导的精确末端寻的系统。图片来源:美国陆军
在美国方面,PAC-3系列将波音的紧凑型Ka波段毫米波主动雷达导引头与洛克希德·马丁研制的高敏捷命中杀伤拦截弹相结合。导引头为弹载制导处理器生成精确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和角度数据,实现末端瞄准点自主选择。
导弹从“爱国者”密封发射筒射出后,依托AN/MPQ-65/65A或LTAMDS火控雷达指引,沿惯性及数据链中段弹道飞行,最终转入自主寻的模式。气动控制面与固体推进剂轨控姿态系统共同提供横向加速度,弹体前部配置180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可在毫秒级时间内将拦截弹修正至末端交战几何轨迹。MSE改型增配大型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扩大控制面、优化飞控系统、强化热防护阈值,并略微加长弹体以提升机动性和保持末端能量。
凭借导引头目标识别能力、快速更新速率及极高可用过载,该系统在全天候及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弹道导弹、先进巡航导弹及日益增长的高超音速目标均具备高单发杀伤概率。
在欧洲方面,空客的导引头技术主要通过MBDA项目体现,空客既是MBDA(欧洲导弹集团)最大股东,也是关键工业伙伴。“ Aster 30 B1NT”现代化升级方案便是典型例证,其采用新型Ka波段主动射频导引头,配以重新设计的雷达罩与升级电子系统,旨在提升分辨率、抗杂波干扰能力及远程高空诱饵识别性能。
法意两国过去一年的测试验证了该套件性能,MBDA称此Ka波段导引头为欧洲独有,专为弹道导弹防御任务设计,包括25公里以上高度的拦截作战。这项技术升级直接应用于陆基SAMP/T NG防空系统及海基“Aster 30”舰载系统,强化欧洲应对更快速、高机动威胁的杀伤链效能。
导引头是能力倍增器:对“爱国者”部队而言,Ka波段主动导引头降低对地面雷达照射的依赖,通过支持更高海拔、更大横向距离的交战扩展防御范围,尤其配合最新AN/MPQ-65A或LTAMDS雷达使用时效果更显著。它缩短决策周期,支撑“射击-观察-再射击”(shoot-look-shoot)战术原则,通过保持每枚导弹在末端交战中的“智能”特性提升集群目标处理能力。
对“ Aster 30 B1NT”和“SAMP/T NG”系统,Ka波段导引头更精细的分辨率及反诱饵逻辑增强了对分离再入飞行器与先进对抗措施的杀伤效能,同时保留“ Aster”末端 dart 标志性的敏捷性。两套系统中,导引头正是将防空单元从区域拒止工具转化为饱和攻击下保持弹舱深度的精密仪器的核心所在。
乌克兰和中东战事,叠加印太威慑需求,已大幅压缩采购周期并将批量生产推至历史新高。波音自2000年以来已交付超6,000套PAC-3导引头,目前正扩建亨茨维尔生产基地以创年度新纪录;MBDA的“ Aster”升级方案则致力于填补欧洲分层防空缺口。
这项持续至2030年的多年度合同既是供应保障,更是战略布局——锁定工业产能应对未来需求激增,确保北约及合作伙伴在威胁多样化扩散背景下维持弹舱深度。
对导引头的再度聚焦昭示现代防空发展方向:更智能的弹头、更紧凑的周期,以及助力陆军驰骋复杂制空战场的精准性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