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讲 “天气变化”,老师想让学生动手观测,却总被设备 “难住”—— 传统气象站的风速仪需要专业工具校准,雨量计读数容易出错,学生根本插不上手;中学地理实践课,想让学生分组监测不同区域气象,设备太重、操作复杂,实践活动常变成 “老师演示,学生围观”。【WX-XQ3】学校教学气象站设备则专为 “学生动手” 设计,让课堂实践真正 “接地气”。
![]()
它的教学友好性首先体现在 “操作简化”:风速风向传感器采用可视化设计,学生能直观看到风杯转动、风向标指向,不用理解复杂原理;雨量计带刻度透明外壳,下课后学生能直接数 “每毫升对应多少刻度”,理解 “降雨量单位 mm” 的含义;设备所有操作按钮都标有卡通图标(如太阳图标对应光照监测),连小学生都能轻松上手。安全设计也很贴心,传感器外壳用圆角 ABS 材质,支架高度控制在 1.2 米(适合学生身高),避免碰撞受伤。
更重要的是,它配套了 “阶梯式教学方案”:低年级学生可做 “记录每日气温” 的简单任务,高年级学生能分组做 “不同楼层风速对比”“校园小气候观测” 等进阶实践,设备还支持数据手动记录与自动上传对比,让学生理解 “人工观测与仪器观测的误差”。某小学科学老师王老师说:“以前学生记天气全靠猜,现在每天课间都有小组去看气象站,记录数据、画天气符号,科学课的参与度提高了一大截,连‘降水量’这种抽象概念,看几次雨量计就懂了。”
如今,这款教学气象站设备已走进很多中小学课堂,它不只是一台监测仪器,更是让学生 “触摸自然” 的实践工具,让科学课从 “听道理” 变成 “做实验”,真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科学思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