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
10月14日,距离国民党主席投票仅剩4天。两份民调同时出炉,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有调查显示郑丽文支持率直接碾压郝龙斌,罗智强和后者几乎持平。
按理说被多人站台的郝龙斌应该是"降维打击",其他候选人根本没法比。
但现实是并非如此,郝龙斌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
赵少康帮倒忙
眼看民调一路下滑,郝龙斌的团队开始着急,最先坐不住的是赵少康。
这位在台湾政坛和媒体圈都有巨大影响力的资深人物,连续召开多场记者会,主题只有一个:呼吁"中国大陆不要介入国民党主席选举"。
2021年国民党主席选举时,朱立伦阵营就用过这招,当时候选人张亚中因为主张两岸和平统一、反对"台独",被朱立伦阵营贴上了"红统"的标签。
![]()
这种打法在当时确实起了作用,张亚中最终没能当选,赵少康显然想复制这个战术,他的潜台词很明确,郑丽文的支持者里有亲大陆的势力,她的当选不符合国民党的利益。
这种说法试图在党员心中制造疑虑,拉低郑丽文的形象,但这次效果完全相反。
赵少康的记者会非但没有拉低郑丽文的声量,反而引发了更多党员的反感。原因很简单,基层党员早就厌倦了这种"扣帽子"的打法。
![]()
他们要的不是口号和标签,而是能够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的实际能力,国民党党员对党的现状非常不满。
有民调显示,98.3%的受访者认为国民党必须"大规模改革",党员们认为当前最严重的三大问题是,年轻族群支持度偏低、沟通与媒体操作能力弱)、缺乏清晰立场与愿景。
在这种背景下,赵少康还在用四年前的老套路,只会让人觉得郝龙斌团队江郎才尽,拿不出新东西。
![]()
看到民调继续下滑,郝龙斌在10月14日突然召开"两岸政策"记者会,抛出了所谓的"两岸政策五大政见"。
郝龙斌首先强调,民进党的"台独主张"是两岸兵凶战危的根源,两岸绝对不是"国与国"的关系。
他对大陆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呼吁大陆宣示"台湾不独,大陆不武"。其次基于"双城论坛"的成功经验,正式扩大为"两岸论坛"。
最后是在北京、上海设立国民党办事处,将服务台商中心提升到最高层级。
![]()
"台湾不独,大陆不武"的前提是,只要台湾不宣布独立,大陆就不应该使用武力。这听起来很合理但实际上是在维持现状。台湾既不独立也不统一,就这么一直拖下去。
这个主张的核心,还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里的"一中各表"。换句话说郝龙斌想要的,是让大陆承认台湾可以有自己的解释,可以继续保持现状,而大陆只需要"不武"就行。
但问题在于两岸关系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越来越多的国民党人开始意识到,所谓的"维持现状",其实是在给"台独"势力争取时间。
![]()
民进党执政这些年,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推动"文化台独"、"教育台独",试图从根本上切断两岸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维持现状",实际上是在帮倒忙。
在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辩论会上,张亚中和郑丽文都明确表示,台湾不可能再维持现状下去。
两人虽然具体主张有所不同,但都看清了一个现实,两岸关系必须向前走,不能再原地踏步。
相比之下郝龙斌的"台湾不独,大陆不武",就显得过于天真了。再说第二点和第三点。基于"双城论坛"扩大为"两岸论坛",在北京、上海设立国民党办事处,这些主张听起来是想深化两岸交流。
![]()
但问题在于,国民党现在连执政权都没有,在岛内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下降,更如果真要在北京、上海设立办事处,就必须明确国民党的身份和定位。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如果国民党要在北京、上海设立办事处,要么强调台湾省的身份,要么以政党的名义进行。
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涉及到敏感的政治定位问题。郝龙斌显然没有想清楚这些细节,只是抛出了一个听起来不错的口号。
![]()
卢秀燕的"小算盘"
郝龙斌的支持者阵容虽然强大,但仔细一看每个人的动机都不太一样。
台中市长卢秀燕是个典型例子,按照郝龙斌自己发布的长文,卢秀燕应该是支持他的,不是因为郝龙斌有多强,而是因为他"又老又弱"。
郝龙斌今年已经70多岁,即便这次当选党主席,到2028年也不太可能再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
对于有意角逐2028的卢秀燕来说,支持郝龙斌是个稳妥的选择,既不会得罪地方派系,又不会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
这种算盘在台湾政坛并不少见,地方首长们表面上团结一致,实际上各有各的盘算。他们支持郝龙斌,更多是出于人情和利益考量,而不是真心认为他能带领国民党重返执政。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郝龙斌虽然有6位地方首长站台,但在基层党员那里却毫无吸引力。
![]()
基层党员不关心这些政治交易,他们要的是一个能够改变现状、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的领导人。
民调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在"谁最没有包袱、能带领国民党重返执政"的调查中,郝龙斌只拿到17.3%,远远落后于郑丽文的48.9%。这说明基层党员并不认为郝龙斌是合适的人选。
相比郝龙斌这样的资深政治人物,郑丽文的资历并不算深厚,地方人脉也不如郝龙斌,但她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改革形象。
![]()
在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辩论会上,郑丽文的表现非常亮眼。她不回避国民党面临的问题,也不用空洞的口号来糊弄党员,而是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
更重要的是她敢于直面两岸关系的现实,不像郝龙斌那样还抱着"维持现状"的幻想,这恰恰是基层党员最想看到的。
郑丽文在年轻选民中有一定的支持度,她熟悉新媒体,懂得如何跟年轻人沟通,这恰恰是国民党最缺乏的能力。
现在距离投票只剩下几天时间。从民调来看,郑丽文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10月18日的投票。
![]()
国民党现在有约38万党员,采取党员直选制,得票最高者当选。这意味着最终的决定权在基层党员手里,而不是在地方大佬手里。
这次选举实际上是国民党的一次自我拯救。过去几年国民党在台湾政坛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年轻选民大量流失,党的形象也越来越僵化。
从民调数字来看,基层党员已经做出了选择。49.1%对21.3%这不是一个小差距,而是一边倒的态势。
即便郝龙斌有朱立伦、马英九、赵少康的支持,也改变不了基层党员的意愿。这次选举也给国民党的地方派系上了一课。
![]()
结语
国民党需要的,不是一个能维持现状的领导人,而是一个能够带领国民党走向未来的改革者。
从民调来看基层党员已经做出了选择。10月18日我们将看到这个选择是否会变成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