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田野里的各种作物都已经成熟了,枝头的果子也迎来收获。除了苹果,梨,柚子这些水果之外,一些干果也开始上市了,比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种——板栗。俗话说“秋天到,板栗笑”,它的结构很特别,在硬硬的棕色壳之外,还裹着一层类似于毛刺的外衣,远远看去像个小刺球,而待其成熟后,刺球便会张开,像是咧着嘴巴在枝头笑一样。
板栗是秋冬时节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果子,其源自于古代,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便已经出现了“栗”字。同时在《诗经》中也不止一次出现关于它的描述,诸如“树之榛栗”“东门之栗”等,可见当时板栗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栽种。在漫长的发展与历史演变中,板栗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逢年过节,或是婚嫁等吉祥的场合中,人们都喜欢摆上板栗来助兴。人们以“栗”来象征“利”,衍生出顺利,利市等好寓意,同时其作为高产的植物,也被赋予了子孙兴旺的好兆头。
![]()
在漫长的食用史中,人们还发现,其不仅香甜美味,对身体也十分有益,《千金方》中将其描述为“肾之果”,提到其有助于补肾气。《本草纲目》中则提到,其“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等作用,而时至现代,人们更是将其赋予了“千果之王”的称号。其蕴含着丰富的蛋白质,优质碳水,纤维素,维C,维A,以及钾,钙,磷,镁,锌,硒,铁等,有助于健脾胃,补虚解乏,补益气力,强壮筋骨,提升免疫等。而秋季正是人们选择各种营养食物进补的季节,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经常吃些板栗。
![]()
在早期,人们食用板栗主要是以生食为主,而后随着人们对于美食的不断探索,才逐渐有了各种熟吃的做法。其可以做成浓香四溢的糖炒栗子,还可以做成栗子糕,栗子饼,当然人们也喜欢用它来煮粥煮汤等。其香甜粉糯,荤素百搭,为我们秋冬的菜谱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人们吃板栗的频率也就多了。
前两天跟我的一个医生朋友聊到了板栗,其赞叹板栗的美味之余,也不忘提醒我说,板栗百搭却不能随意乱吃,尤其是“4种食物”,万不能放到一起吃,否则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下面就来看看是哪4种吧~
![]()
1、山楂
其与板栗同属于这个季节的时令鲜果,如今也正大量上市。且在大街上,经常有山楂做成的冰糖葫芦和糖炒栗子一起售卖。这都是人们所喜欢的美味小吃。不过在山楂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其可能会影响板栗中维生素的吸收利用,从而降低营养价值。因此这两样食物最好分开吃,间隔两个钟头以上,这样能够从这两样食物中受益更多。
![]()
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秋冬时节天气转凉,人们需要多补充蛋白质来增强体质。平日里吃牛羊肉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在饭后不要立即去吃板栗。因为蛋白质虽然营养,但消化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栗子中则含有大量的淀粉以及纤维素,同时食用,会增加肠胃的工作量,还有可能会带来腹胀等不适。
![]()
3、温热的食物
天气冷起来了,人们在饮食上也都讲究吃的“暖和”一些,糯米,桂圆,枸杞,红枣等食物都安排上了,来帮助暖胃暖身。这些食物虽然营养,但不能食用太多。而板栗也属于这类的食物,如果同时吃的话,则容易过量,引起上火,不仅会降低营养价值,还可能会削弱抵抗力。
![]()
4、薯类作物
其实在干果中,板栗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其烹熟后的口感是粉粉糯糯的,与薯类很接近。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淀粉,纤维素等。有助于补充能量,饱腹抗饿等。所以届时吃过板栗,最好不要再吃薯类食物,如红薯,土豆,芋头等,这些都具有高淀粉的属性,同时吃容易摄入过多,增加消化负担,还会引起胀气甚至反酸烧心等情况,给身体带来不适。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