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是人人向往的一段自由时光,好不容易熬过了初中高中那种,天天被老师家长盯着、作业堆成山的日子。
一进大学校门,就像小鸟出笼,手机随便玩,懒觉睡到自然醒,日子过得十分滋润。可这自由自在的背后,也藏着不少让人头疼的琐事。
洗衣服,就是很多同学都会觉得苦恼的一环。宿舍里因为安全限电,不让装洗衣机,大家只能拎着脏衣服往公共洗衣房跑,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
公德心呢?不仅用学校公用洗衣机洗“污秽”,连“对象”都在里面
其实大一新生入学之前,最惦记的倒不一定是上课在哪栋楼、同学好不好相处,反而更关心宿舍条件怎么样。
学校为了大家安全,限电限得挺严,洗衣机、热水器、电饭锅这些大功率电器一律不准用,所以生活区就配了公共洗衣房,扫码付款,自助洗衣,听着挺方便是吧?
![]()
可真正用起来,很多同学心里直打鼓:这洗衣机可是贴身穿的,万一前面的人洗过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谁还敢往里扔衣服啊?
说起来真不是大家小题大做,高校洗衣机里的“奇葩事迹”简直能写本书。之前山西大学就有过洗衣机里出现排泄物的新闻,当时大家都懵了,想不通怎么会有人干出这种事。
还有更绝的,一所高校男生寝室的洗衣房里,居然有人把“私密用品”直接扔进洗衣机,和衣服混在一起转。
![]()
有同学拍下来发到群里,调侃说:“这是谁家的‘对象’啊?咋还拿来公开洗呢?”估计那位当事人现在都没脸去认领。
其实现在大学生思想开放大家能理解,但再开放也得讲究个分寸不是?隐私物品拿到公共洗衣机里洗,这不光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除了这些极端情况,平常洗衣房里让人皱眉的事儿也不少,有人把内衣内裤直接扔进去搅,有人甚至拿洗衣机刷鞋。
![]()
自己家的洗衣机还好,但要是哪位同学有皮肤病或者传染病,那连自己是怎么感染的,都不知道了。
公共卫生靠大家,自觉点才能让所有人都安心
大学生活想过得顺心,除了学习,还得学会两件事:一是管好自己,二是放宽心态。才能顺利的度过这4年时间。
![]()
天南地北的同学,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都不一样,相处起来难免有摩擦,这时候就得学会自我调节,只要不触及底线,能忍则忍。
遇到过分的事,也别憋着,该沟通沟通,该反映反映。另外,学校也得负起责任来,不能光建个洗衣房就撒手不管。
定期清洁、加强巡查、开展文明教育,这些都得跟上。有些同学可能从小家庭教育缺位,不太考虑别人感受。
![]()
学校如果能多办点讲座、多搞点宣传活动,慢慢引导他们养成公德心,那才是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总之,大学就像个小社会,洗衣房虽然只是生活里的一角,却也能看出每个人的素质和担当。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是连洗衣服这种小事都处理不好,那以后步入社会、面对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又该怎么办呢?
![]()
笔者寄语:
所以同学们,从洗衣开始,学着做一个既独立又负责的人吧。既把自己的日子过清爽,也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
当然,吐槽归吐槽,大多数同学还是很有素质的,只是希望那些少数“奇葩”能早点醒悟,别让一台小小的洗衣机,成了考验大学生公德心的试金石。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