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赖送债主进监狱,总共分几步?

0
分享至


|李宇琛

2022年6月20日,河南平顶山叶县,李领强、杨红军等五名靠养牛、收牛皮为生的农民,因一桩七年前的讨债行为,被警方动用机枪抵头、破门而入,最终以“恶势力犯罪团伙”的罪名,分别获刑五年半至十年半不等。

然而,在七年前,当这些讨债行为发生时,多份来自叶县公安局的《接处警登记表》,曾为这些冲突写下另一个版本:

当事人双方存在债务纠纷,无人打架,一方到另一方家要帐。处理意见:查证不予立案。

1

故事要从一个死人讲起。

2015年8月,叶县的赵长山自杀了。他像一个漩涡的中心,死后,把身边所有人的命运都卷了进去。将近两百号人涌出来,都说赵长山欠了他们的钱。这其中,就有李领强和杨红军的亲戚们。他们一辈子土里刨食,攒下的百十来万,都借给了赵长山。

农村人的钱,带着泥土和汗水的味道,每一分都重得硌手。

就在债主们乱作一团时,赵长山的妻子 豆某果 站了出来。她红着眼圈,手里却攥着一堆欠条。她说,赵长山虽然欠了大家的钱,但外面也有人欠他的钱,比如县里做生意的大老板,刘氏兄弟。

豆某提议,她可以带着大家去刘家要账,要回来的钱,能补一点是一点。

在那个混乱的秋天,这是唯一的希望。于是,一群原本互不相识的农民,在一个刚死了丈夫的女人的带领下,走上了讨债之路。他们找到刘家,没动手,没骂街,只是坐在那里,讲道理,希望能谈出一个还钱的章程。

讨债的过程,全程都有录音。家属后来反复听那些录音,里面只有翻来覆去的几句话:

你看这个账咋弄?恁看啥时候能给?

没有威胁,没有伤害,甚至连一句脏话都没有。刘氏兄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们不慌不忙,一毛钱没给。几个月下来,农民们的热情被磨得一干二净。看不到希望,大家就散了,各回各家,继续喂牛、跑车、进厂打工,只当那笔钱打了水漂。

多年以后,一位被告家属回忆起那段徒劳无功的讨债,语气平静:

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时间悄无声息地滑到了2021年。突然,叶县打黑办找到了这群早已放弃讨债的农民,说刘氏兄弟告了他们,说他们是黑社会。

一番调查问话下来,打黑办的人也觉得莫名其妙:

这就是一起经济纠纷。

案子就这么平息了。农民们松了口气,以为事情就此画上了句号。他们不懂,有些句号,只是为了让更惊悚的下一章开篇。

2

2022年的夏天,唐山烧烤店的火,意外点燃了全国扫黑除恶的新一轮风暴。

平顶山的天,也跟着变了。

据公众号“620洗冤纪实”上的记述,正是在这阵风里,刘氏兄弟通过一位郑州的退休干部,搭上了更高层的关系。他们决定,把2021年那个失败的句号,改写成一个惊叹号。

这一次,领头讨债的 豆某 ,角色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她从一个为夫讨债的悲情寡妇,变成了指控昔日同伴的:

受害人。

一场大戏的帷幕就此拉开。

6月20日凌晨,还在睡梦中的李领强和杨红军等人,被一阵剧烈的撞门声惊醒。门被撞开,冲进来的是荷枪实弹的警察。黑洞洞的枪口,顶在了他们和家人的头上:

领导安排的。

这是现场警察对“为何要用枪顶头”这个问题的唯一回答。

根据多位家属在事后的回忆拼凑,那个凌晨的抓捕充满了暴力和超现实的色彩。马德坡,被定性为团伙三号人物,被破门而入的警察从五楼的家中带走,只穿着一条内裤。第四被告,是在准备送孙子上学的时候被控制的。

最初的罪名是“非法侵入住宅”,几天后,变成了“寻衅滋事”和“非法拘禁”。

8月18日,平顶山市公安局发布了一份紫底白字的《关于公开征集李领强、马德坡等人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

这份通告被贴在了村口的墙上,像一张古代的悬赏令。多年后,家属找到了一张残破的通告照片,紫色的背景已经褪色,但上面的名字和罪名依旧清晰。

一夜之间,一群讨债失败的农民,成了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恶霸。

为了凑够“恶势力”的犯罪事实,一些陈年旧事被翻了出来,用想象力加以改造和升级。比如,2008年一桩早已解决的经营矛盾,被拔高为“欺行霸市”;2006年一个亲戚打架住院,被告们曾去医院探望,这也被指控为:

团伙参与,寻衅滋事。

但最核心的,还是2015年那次讨债。

那次和平、克制、毫无结果的协商,在新的指控里,被拆分成7个寻衅滋事和3个非法拘禁案件。每一次登门,都成了“威胁、恐吓、滋扰”;每一次协商,都成了“心理强制、破坏社会秩序”。

至于证据,办案人员自有他们的逻辑。一位辩护律师后来感慨:

这个案件,太假了。

3

让我们回到那个决定一切的起点。2015年的那次讨债,并非毫无章法。它更像一场由绝望催生的、笨拙的民间自救。

据多位被告家属回忆,最初的讨债目标并非刘氏兄弟,而是赵长山名下最大的一笔欠款——来自另一位老板。但那条路很快就被堵死。于是,所有希望都聚焦到了刘氏兄弟身上。

那是一次小心翼翼的集结。根据豆某提供的欠条和人物地址,豆某等人提前约好,这些农民跟随着,前往刘某民在郑州的洗浴中心。他们没有大闹,甚至不敢高声说话,只是坐在那里,等待一个说法:

要回自己的钱。

一位参与者回忆,他们去的时候,那个洗浴中心已经不再营业,据说是租给了一家医院。刘某把他们领进了一个非常大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陈设,给这些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

巨大的老板桌,看起来能躺下睡觉的老板椅,还有一整面墙的书柜和一张长长的、用来写书法的桌子。刘某就半躺在那张昂贵的椅子上,眼神轻蔑,看着这群闯入者。

当农民们摊开账本,开始核对欠款时,刘某的态度始终是高高在上的。一位家属在多年后依然记得那种感觉:

他根本没把我们这些人看在眼里。

算账的过程很短。刘某出去接了几个电话,回来后,脸就变了。

他开始否认账目,说没有这些账,或者账不对。双方的沟通陷入僵局。然后,到了下午傍晚,一群年轻人出现了。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开着奔驰和玛莎拉蒂,还有坐出租车来的,陆陆续续来了二十多个。他们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把洗浴中心的电动门关上,再拉上桌子堵住。

然后,这群人光着上身,就在门口开始吃喝、骂人。

据一位在场者描述,那些骂声极其难听,但又不是冲着具体某个人,更像一种示威和恐吓。

被困在洗浴中心院子里的农民们,彻底陷入了恐惧。他们报警了两次,警察来了,看了一眼,说:

不要打架。

警察走了,那伙年轻人就开始摔酒瓶子,骂人更狠更大声...

那是一个无比漫长的夜晚。

办公室早被刘某民锁上,他们在院子里出不去,只能害怕的躲在车里,车里是死一般的寂静,外面是持续不断的叫骂和酒瓶碰撞声。农民们被困在那个豪华的、不属于他们的地方,听着不远处另一个世界的喧嚣。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该愤怒,还是该害怕。

直到天快亮了,外面的人才散去。他们才敢离开。

这次郑州之行,是这群农民的朴素正义观第一次与坚硬的现实正面相撞。他们带着账本和道理去,最终却像一群丧家之犬一样逃回来。

他们录下了全程的录音,本想作为讲道理的证据。他们没想到,很多年后,这段录音会被彻底遗忘,而那次被围堵的讨债,被定义为:

恶势力团伙的犯罪行为。

4

2021年,当叶县打黑办的人找到这群农民时,他们是惊讶的。他们以为那件早已被遗忘的事,终于有了一个官方的说法。

调查的过程很简单。打黑办的人听完他们的陈述,也觉得事情透着蹊跷。一位被告家属回忆,办案人员的态度很正常,没有偏袒,只是在核实事实。

调查后,没立案,没任何后续讯问,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觉得,官方给了他们清白,这件事,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老百姓的思维:

只要官方不再说事,那就肯定没事了。

他们不懂,有些句号,只是省略号。

2022年,唐山那场震惊全国的烧烤店打人事件,像一只蝴蝶,在千里之外扇动了翅膀。一场席卷全国的扫黑除恶风暴,随之而来。

据家属在网上发布的说法,刘氏兄弟正是借着这股东风,通过层层关系,将这起早已被定性的经济纠纷,重新激活了。

这一次,案件的性质不再是民事纠纷。它的新名字叫:

涉黑涉恶线索。

平顶山的风,也变了。

曾经带领大家讨债的 豆某 ,成了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同情的寡妇,而是摇身一变,成了被昔日同伴胁迫和恐吓的受害人。

她的证词,成了整个案件得以成立的基石。

那群曾经跟着她去讨债的农民,则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身份:

以李领强、杨红军为首的恶势力犯罪团伙。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拉开大幕。

那个时机,在2022年6月20日的凌晨到来了。

5

假的,如何才能成真?

平顶山市卫东区的公检法系统,进行了一场教科书式的演示。在家属和律师后来的控告材料中,这场演示被总结为三步:

口供塑造、证据循环、程序封闭。

第一步,口供塑造。

根据被告人杨红军在法庭上的陈述,在指定监视居住期间,他被绑在老虎凳上,每天只给半碗稀饭一个馒头,双手反铐,再坠上一个铁球。侦查人员拿着他家人的照片威胁:

不老实,就拆你的房,抓你的家人。

另一名被告杨会红是文盲,笔录做完,侦查人员从未向他宣读过内容。当他要求听一听自己说了什么时,得到的是呵斥。

于是,一份份完美的口供诞生了。更绝的是,同案人高某和白某的笔录里,有一段关于在李领强家见到 豆某 的情形描述,出现了:

连续222个字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的奇观。

这或许是某种超越了巧合的心有灵犀。

第二步,证据链循环。

案件的证据,95%都是口供。A的罪行,由B、C、D的口供来证实;B的罪行,由A、C、D的口供来印证。

这些“证人”,大多是所谓受害人的亲戚邻居,口径出奇地一致:

都是听他说的。

传闻证据,在这里成了铁证。最关键的客观证据,是一份由平顶山市卫东区物价中心出具的价格认定书。这份在2023年做出的报告,精准地认定,在2008年,那批早已消失无踪的46部手机,总价值为77559元。

认定依据,是一张手写的进货清单。没有实物,没有照片,甚至连采购单都没有。

这是一种只存在于理论中的:

薛定谔的手机。

另一份关键物证,则更加匪夷所思。为了证明2006年那起“非法拘禁”案的伤害程度,办案单位附上了一份河北无极县司法医学鉴定中心的鉴定书。一份2006年河北的鉴定,穿越了17年的时空和585公里的距离,精准地为2023年河南的一桩案子,提供了法槌落下的依据。

受害人石某在2023年说自己当年被砍了两刀。而那份来自河北的鉴定书上,白纸黑字写着:

左掌根部一处新裂创,属轻微伤。

伤情的位置、数量和性质,全都对不上。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定罪的关键。

一位辩护律师后来在他的辩护词中写道,办案机关的这种操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指鹿为马,而是在公然表演一种现代炼金术:

他们触碰的一切,都变成了证据。

对于这些在家属看来匪夷所思的鉴定,官方则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在那份《处理意见书》中,检察院明确表示,家属提出的“虚假鉴定意见”并不存在。文件称:

“出具相关鉴定意见的鉴定机构均具有相关鉴定资质,鉴定程序合法,鉴定内容客观真实…”

这意味着,在那份官方叙事里,2023年为2008年消失的手机定价,以及用2006年河北的轻微伤鉴定来为2023年的河南案件定罪,都符合:

本案实际及案发当时社会客观现实条件。

第三步,程序封闭。

案件被巧妙地拆分成三案审理。先审理那几个认罪认罚的从犯。家属旁听时,亲耳听到公诉人李睿对其中一名被告铁某说:

如果你不按卷宗承认,你的认罪认罚就无效,会重判。

于是,生效的从犯判决,成了给主犯定罪的铁证。当主犯的律师要求关键证人 豆某 出庭质证时,卫东分局的侦查员韩颖,提供了一份 豆某 无法出庭的情况说明。

二审时,这份说明被当庭发现其签名存在重大疑点。

后来,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在一份给家属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中,正式承认了这一点。文件用一种冷静的官方语言描述了这个事实:

“‘豆某果不出庭作证的情况说明’中办案人员韩某的签名系由他人代签,不符合法定证据形式要件…”

这份官方文件,将家属口中那个惊人的指控——“伪造”,确认为了一个不痛不痒的词汇:

代签。

当然,文件紧接着给出了一个标准的解释:检察官在庭上“鉴于该证据的合法性存疑,对该证据并未出示,法院亦未将其作为定案依据”。

一审法官闫伟阁,则用更简单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当律师要求传唤另外几名关键证人时,他的回答是:

电话打不通。

没有传票,没有公告,一句“打不通”,就剥夺了被告人与指控者当庭对质的最后权利。

卡夫卡在他的小说里写过一个故事:在法律门前,站着一个守门人。乡下人毕生都想到门里去,但守门人说,现在不行。

乡下人问,那以后呢?

守门人说:

也许吧,但现在不行。

6

开庭前,一审法官闫伟阁对旁听的家属们说了一句话,为整场审判奠定了基调。一位家属回忆,他用一种非常高傲的、仿佛老师训斥学生的语气说:

不要刺激被害人。

家属们感到一阵困惑和屈辱。他们什么都没做,甚至还没来得及看清被害人的脸,就已经被贴上了“刺激者”的标签。

那个舞台的权力结构,在开演前就已经设定好了。

被害人刘某民出庭了,口口声声控诉被告李领强夫妇殴打他。

辩护律师问他,认不认识下面(被告席)的人。

刘某民摇了摇头,回答不认识。

第一被告人李领强问:

某民,你知不知道我是谁?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刘某民看着被告席上的一排人,茫然地摇了摇头。

现场陷入了一阵尴尬的沉默,大概持续了二三十秒。最后,他一句都没说出来,还是李领强自己说:

你都不认识我,那你咋知道我打你了?

这时,法官严凤香主动向刘某民挑明了李领强的身份。

在得到了法官的帮助后,刘某民才仿佛恍然大悟,对着李领强说出那句准备已久的话:

你就是李领强,你化成灰,我都认识你。

全场静默。法官、公诉人、律师和旁听席上的人,都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一位律师后来回忆,那种感觉就像戏剧演到一半,主角突然忘词,整个舞台瞬间凝固。

法官和公诉人对此毫无反应,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庭审继续进行。

另一位第一被告的辩护律师,后来在朋友圈里回忆道,庭审时,她发现法官和公诉人一直在低头看手机,疑似互发消息。庭后她去质问法官,法官没有否认,只说,他已经给副检察长打了电话,建议以后这样的大案,要派些精兵强将。

有辩护律师当庭问了公诉人一个问题:

你信仰法律吗?

公诉人没有回答。他只是低着头,沉默了很久。

在家属们的记忆中,这几乎是整个庭审过程中,控方第一次陷入无法辩驳的沉默。但这种沉默是短暂的。在大部分时间里,权力都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

当被告人在庭上陈述自己被刑讯逼供,提到“老虎凳”时,法官会立刻打断;当他们提到办案人员曾说“这是领导安排的”时,法官也会制止:

这个和案件不相关。

7

被告人家属们在旁听席上,从最初的相信司法公正,到震惊,再到麻木。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寄托在那份2021年叶县打黑办“不构成犯罪”的原始笔录上。他们相信,那份最接近真相的材料,能证明一切。

于是,他们和律师一次次申请调取这份关键证据。

卫东区公安分局的回复言简意赅:

暂时找不到。

2008年的报警记录都能找到,唯独2021年的笔录,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这场审判,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一位被告的家属后来听说,这个案子是平顶山市公安局准备上报“集体二等功”的大案。

《西游记》里有类经典场面,叫“天上地下,都是一伙的”。当公检法三家紧密配合,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进时,一些农民的清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2024年1月25日,一审判决下达。李领强等人,五年半到十年半。

宣判的那一刻,很多被告人家属反而更加坚定喊冤了。

她们知道,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被告的家属们,开始了漫长的、几乎没有希望的喊冤之路。公众号“620洗冤纪实”一篇一篇地把案件的荒诞之处写出来。

家属们作为曾经的小白,开始学习法律,将案件的事实与经过整理成文发布出来。第一篇文章发出去的时候,家属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一位参与者回忆:

当时已经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情了,因为最差的结果(一审判决)都已经出来了,做了总比不作强。

被告人家属们开始实名举报,从侦查员韩颖,到检察官李睿、方金鲧,再到法官闫伟阁、严凤香。她邮寄了上万封控告信,收到的,却是一条又一条来自法院的、内容完全相同的短信:

“您反映的信访事项已办结。”

办结了,但没有任何实质回复。有时候,一天能收到好几条。

一位家属回忆,第一次收到时还感到困惑,收到第一百次时只剩下麻木的荒诞感。系统用一种不知疲倦的冷漠,反复确认着它的存在。

申请阅卷,是另一场拉锯战。家属们去卫东区法院申请阅卷,被反复推诿了197天。她们去院长接待日,得到的答复是“会开会研究”。她们向市检察院控告,得到的答复是对所有伪造证据、程序违法的问题,一概:

“不存在”、“符合规定”。

家属把各种证据——伪造的签名、复制粘贴的口供、矛盾的鉴定,一一列出,提交给复查机关。在指定的答复期限前一天,她们依然没有等到任何人的联系。

平顶山检察院似乎也在试探。一位家属说,那种感觉很奇怪:

“你手里有什么牌,他们不清楚。所以他们就先用最敷衍的方式回应你。你不亮出底牌,他们就一直压制你。”

2025年10月11日,在复查答复的最后期限前24小时,家属决定把证据公之于众:

我们已经一无所有,不再害怕任何失去。

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就像欠债还钱一样。

但在这片土地上,有时候,最朴素的道理,却需要用最惨烈的方式去证明。

那个最初带领大家讨债,最后又反水成了所谓受害人的 豆某 ,她或许永远不会明白;那些自诩为完美受害人,成功把自己的债主送进监狱的刘氏兄弟,他们或许也永远不会在乎。

但历史的卷宗,比任何人的记忆都更长久。

它只是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就像被告人家属在公众号里写下的那句话:

全世界的水,终将重逢。

在家属们看来,她们的抗争并非无理取闹。一位家属引用律师的观点总结了她们的核心诉求:“庭审笔录有瑕疵就应该作为减刑的依据,而整个案件缺乏有效证据,就应该宣告无罪。” 这条看似简单的法律逻辑,成了她们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唯一坚守的阵地。

8

让我们再次回到故事的开端。

2015年的那个秋天,一群农民只是想拿回他们带着泥土和汗水味道的钱。他们选择了最温和、最笨拙的方式——静坐和讲道理。他们甚至用录音笔录下了自己的克制,以为那是文明的证明。

七年后,这份克制,成了他们“恶势力”罪名的证据。

带领他们讨债的寡妇 豆某 ,最初眼中含泪,承诺要弥补大家的损失。后来,她成了指控昔日同伴的受害人,在法庭上,她没有出现。

那么,为何这位指控成立与否的关键人物可以不出庭?

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给出了官方答案。文件引用《刑事诉讼法》,说明法院有权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证人出庭。文件还特别指出:

“本案部分被害人,包括主要被害人豆某果因长期遭受犯罪侵害,基于恐惧心理或其他主客观原因未出庭…”

官方的叙事在这里完成了闭环:

正是因为被告人是“恶势力”,所以作为受害人的豆某才会“恐惧”到无法出庭。

这种因恐惧而产生的不出庭,又成了庭审程序合法的一部分。

被他们讨债的老赖刘某,在自己豪华的办公室里,轻蔑地看着这群闯入者。后来,他在法庭上,茫然地摇头,说分不清谁是谁。

办理此案的公职人员们,留下了一串串坚硬的词语。

侦查员韩颖留下了“伪造的签名”;法官闫伟阁留下了“电话打不通”;检察官李睿留下了沉默;二审法官则留下了关于一个民族的宏大论断。

而被告人家属,作为曾经的小白,学会了写公众号,研究法律,邮寄了上万封信。他们收到的回响,是一句句冰冷的系统提示:

您反映的信访事项已办结。

所有的人,都在这个局里,被命运推向了各自的角色,无人幸免。他们共同上演了一出关于消失的魔术:

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个债主应有的权利,还有那份2021年的笔录,以及法律门前本该有的正义。

这起案件的核心,从不是讨债那么简单。它是一场精心构建的叙事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一方掌握了定义权:

他们可以将“经济纠纷”定义为“黑恶势力”,将“受害人”定义为“施暴者”,将“传闻”定义为“证据”,将“瑕疵”定义为“不影响整体事实”。

他们甚至可以定义真实。

当222个字的口供一字不差时,这是真实的;当穿越时空的伤情鉴定出现时,这也是真实的;当关键证人不出庭、关键笔录找不到时,这同样构成了定罪的真实。

而另一方,那些被剥夺了定义权的农民,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反抗。他们试图用常识、用录音、用自己磕磕巴巴的陈述,去对抗一个已经完成了自我闭环的强大叙事。

结果:

他们的辩解,被定义为“态度不好”;他们的悲愤,被定义为“刺激受害人”。

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叙事战争中,一方是职业的编剧和导演,而另一方,只是本色出演的群众演员。

剧本从一开始就不是公平的。

这个故事最残酷的注脚在于:一群最初只是想遵守欠债还钱这个最古老契约的人,最终却被指控为破坏社会秩序。

而那些一开始就违背了契约的人,却成了秩序的化身和法律的宠儿。

这一切,到底是谁在破坏秩序?

李宇琛的文立于尘

写于2025年10月14日

本文已开启快捷转载,欢迎转载至您的公众号

存档防删,接力传播

愿意借我公众号助我发文的朋友,请阅读此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演员陈龙新身份曝光!原来是上影剧团副团长,事业低调深藏不露

演员陈龙新身份曝光!原来是上影剧团副团长,事业低调深藏不露

枫尘余往逝
2025-11-06 05:27:22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67岁老人哭诉: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共11000,现在却连20块都拿不出

拾代谈生活
2025-11-07 02:16:33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boss外传
2025-10-17 15:30:03
“最容易变情人的女人,都是这些特质在作祟,别不信,真准!”

“最容易变情人的女人,都是这些特质在作祟,别不信,真准!”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7 04:56:40
安徽最新通报:冯其云、肖家浩接受审查调查

安徽最新通报:冯其云、肖家浩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06 16:11:04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丹徒生
2025-11-06 05:48:09
普京家族第三代崛起,俄罗斯政商江山几乎被一家人掌控

普京家族第三代崛起,俄罗斯政商江山几乎被一家人掌控

桂系007
2025-11-06 23:50:07
美国万万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美国万万没想到,大陆对台使出最绝一招:邀请日本自卫队到北京

林子说事
2025-11-07 03:42:43
米切尔轰46+8完爆马克西!埃奇库姆14投7分,球哥0+8逐渐西蒙斯化

米切尔轰46+8完爆马克西!埃奇库姆14投7分,球哥0+8逐渐西蒙斯化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6 10:36:01
义乌10岁搞钱小孩哥突然爆火全网,我才顿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义乌10岁搞钱小孩哥突然爆火全网,我才顿悟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脆皮先生
2025-11-06 20:29:25
C罗:阿根廷赢得世界杯已习以为常,葡萄牙夺冠将真正震撼世界

C罗:阿根廷赢得世界杯已习以为常,葡萄牙夺冠将真正震撼世界

奥拜尔
2025-11-06 23:32:56
狂轰7-0!17岁张本美和怒吼庆祝!日媒:头号种子压倒性胜利

狂轰7-0!17岁张本美和怒吼庆祝!日媒:头号种子压倒性胜利

好乒乓
2025-11-06 12:55:23
统一信号如此强烈!也许,真会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回归!

统一信号如此强烈!也许,真会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回归!

文史旺旺旺
2025-11-05 21:15:06
【2025.11.6】扒酱料不停:那些你不知道的八卦一二三

【2025.11.6】扒酱料不停:那些你不知道的八卦一二三

娱乐真爆姐
2025-11-06 23:48:27
李湘胖到弯不下脖子,机场罕用便宜货,被人搭话她不理还嘲讽冷哼

李湘胖到弯不下脖子,机场罕用便宜货,被人搭话她不理还嘲讽冷哼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04 13:46:08
短视频是人类最大精神鸦片之一,沉迷其中会摧毁这4大珍贵能力

短视频是人类最大精神鸦片之一,沉迷其中会摧毁这4大珍贵能力

知识圈
2025-10-21 21:32:02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回顾探花大神:害人害己,多位女主被亲戚认出当场“社死”

就一点
2025-10-09 12:19:42
千万别吃!水洗几乎没用!广西正有很多人在捡

千万别吃!水洗几乎没用!广西正有很多人在捡

南国今报
2025-11-06 20:40:27
一位北京金融女博士直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七大口诀"

一位北京金融女博士直言:如果手里有二十万,不妨死磕"七大口诀"

股经纵横谈
2025-10-22 16:39:51
2025-11-07 06:19:00
文立于尘
文立于尘
文立于尘
40文章数 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新闻」的定义需要重构?看看这篇说了啥!!!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