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养老金高低各不相同。有的人养老金只有1000多元,而有的人养老金能领到上万元。2025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高低跟哪些因素相关呢?主要有退休地区、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退休年龄等因素。
①退休地区。全国不同地区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是不同的,比如说2025年全国缴费基数下限最最低的河南省只有3831元,而最高的上海市上限已经达到了37302元。缴费基数不同,缴费钱数不一样,自然产生的退休养老金也不一样。
![]()
而且按照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每一个省份的过渡性养老金和计算政策都有一定的区别。比如说10月份即将发放的冬季取暖补贴,只有淮河以北的部分地区才有。像河南省只有每月120元,合计每年480元。但是山东省是1700元,山西省是3360元。
![]()
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最初是各个省份自行建立起来的,实现全省统筹的时间是2020年。下一步将推动全国统筹,希望未来能够统一吧。
②社平工资。养老金的待遇要跟大家的生活水平相关,因此就要跟社平工资相挂钩。全国31个省份有31个社平工资,尽管缴费基数转化为缴费指数能够消除一定的区别,但实际上还是社平工资高的地区,养老待遇更划算。特别是我国社平工资经历了过去30年的快速增长,现在看起来早些年的缴费真的是微乎其微了。但是由于养老金跟社平工资挂钩,有效保障了老人们的生活。
![]()
③缴费年限。社会保险法规定的领取养老金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但我们的养老金可不是只按照15年计算。养老金待遇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年限是计算养老金的一项重要因素。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的静态模型,我们的养老金待遇实际上是完全跟缴费年限成正比例的。其他因素相同,如果缴费15年养老金领1500元,缴费40年就可以领到4000元。
④缴费指数。缴费指数是为了有效消除各年度社平工资和物价不同而设立的一种与社会平均工资比值的指数化计算模式。
按照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按照平均缴费指数0.6~3的情况计算养老金,一年缴费可以领取0.8%~2%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其实通过缴费指数的基础养老金计算,也是有效消除了人们的待遇差距。毕竟60%基数(对应缴费指数0.6)缴费,只有300%缴费的1/5,但基础养老金待遇却达40%。
⑤退休年龄。退休年龄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50岁是195个月,60岁则是139个月。如果我们不是恰好整岁年龄退休,实际上也是按比例过渡的,如下图:
![]()
退休年龄实际上也能影响缴费年限的长短,毕竟50岁退休缴费年限怎么也不可能到40年吧?
总体来说,目前全国普通省份缴费年限40年养老金普遍就能达到4000元以上了,如果缴费指数高一些,甚至养老金能达到七八千元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