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不仅限制阿斯麦对华出售光刻机,现在还明抢中企海外资产,开启了一个恶劣先例。
![]()
一场教科书级的围猎
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转移,绝非一次偶然的政府干预,而是一场由内而外、配合默契的“三位一体”式精准打击。
三名外籍高管,包括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联手扮演了“特洛伊木马”的角色。
他们向阿姆斯特丹的法院提交了一份紧急请求,这个动作,为外部力量的介入撕开了一道看似合法的口子。
![]()
司法系统的反应快得惊人。仅仅一天之后,10月1日,法院便作出了裁决。
裁决内容刀刀见血:直接暂停了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的董事长职务,这无异于一场治理层面的“斩首行动”。
更致命的是,法院还空降了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独立董事。
![]()
这意味着,公司的决策天平,被一股外力强行拨到了另一边。中方的控制权,在这一刻被釜底抽薪。
就在司法裁决下达的前一天,9月30日,荷兰政府的行政命令早已备好。
![]()
这份“部长令”如同一座从天而降的“铁笼”,为司法判决的结果提供了长达一年的强制保障。
它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运营,从有形资产到无形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秘密无一幸免,甚至连人事调动都受到了严格限制。
![]()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最终的结果是,闻泰科技名义上还持有的99%股权,被强制托管给了第三方。
手里剩下的,只有象征性的一股。
价值约147亿人民币的核心资产,虽然名义上还属于闻泰,但实际上已经彻底失控。
![]()
从停牌到一字跌停
资产的失控,迅速在金融市场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场源于荷兰的行政与司法风波,跨越山海,精准地引爆了闻泰科技在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并将其深层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
恐慌的情绪是在寂静中发酵的。
10月9日,闻泰科技突然宣布停牌,理由是“未披露重要信息”。
这短短几个字,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不安。在接下来的四天里,信息真空期就像一个高压锅,不断积聚着投资者的焦虑。
![]()
直到10月12日晚间,谜底揭晓。当公告将荷兰发生的一切细节公之于众时,之前所有的猜测都变成了冰冷的现实。
市场积压的情绪,在10月13日复牌的那一刻找到了宣泄口。
![]()
开盘即“一字跌停”,下跌10%,没有任何挣扎的余地。
这是资本市场用最极端、最冷酷的方式,为闻泰核心资产的失控投出的一张不信任票。仅仅一个交易日,公司市值就凭空蒸发了近58亿元人民币。
![]()
然而,股价的暴跌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它像一颗被投进水里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可能演变成一场“连环爆”。
闻泰科技背后存在着高达数十亿元的融资盘,股价的持续下行,随时可能触发融资盘的平仓线,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将公司拖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
震荡甚至超越了公司本身。
安世半导体并非无名之辈,它是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的关键玩家,尤其在功率半导体这个赛道上,它在全球排名前三,在中国市场更是常年稳坐头把交椅。
它的运营受限,意味着全球众多国际车企的供应链稳定性将面临考验,一场局部的产业紧张,或许已在酝酿之中。
![]()
国家安全只是遮羞布
荷兰官方给出的理由,听上去冠冕堂皇——“国家安全”。但在闻泰科技看来,这纯属“莫须有”之词,缺乏任何实质性证据。
拨开这层迷雾,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是一盘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大棋。
![]()
将视线拉远,这场风波并非孤立事件。
它与美国抛出的《芯片法案》及其推动的产业链“友岸外包”战略,与欧洲大陆兴起的“技术自主化”浪潮,在精神内核上高度协同。
这更像是西方阵营联手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一步棋,安世半导体这个中企在欧洲的“桥头堡”,不幸成为了被定点清除的目标。
![]()
再看时机,则更显微妙。
荷兰的系列行动公开于10月12日前后,而就在此前的10月9日,中国刚刚宣布了对稀土的出口管制。
这一前一后的时间点,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
稀土,被誉为半导体产业的“维生素”,对荷兰自己的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荷兰此举,很难说没有一点报复或施压的色彩,想以此为筹码,在稀土问题上扳回一城。
![]()
从更深层次看,荷兰此举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
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主权国家可以如何利用内部策应、司法速裁和行政命令的组合拳,“合法”地剥夺外资企业的核心资产。
这无疑为其他西方国家处理其境内的中资高科技资产,树立了一个可供效仿的“明抢”范例。
![]()
谁锁住了谁的未来
短期来看,荷兰的行动似乎取得了“胜利”,成功夺取了一家顶尖半导体公司的控制权。
但从长远看,这很可能是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赢了战役,却可能输掉整个战争。
它锁住了一家企业的资产,但能锁住一个国家的未来吗?
![]()
这种激进的夺权行为,首先可能“反噬”荷兰自身。
它不但不会让中国在稀土问题上妥协,反而可能促使中方采取更强硬的立场,直接冲击到阿斯麦这条荷兰经济的支柱。
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或许是这场豪赌最终的结局。
![]()
对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这无异于一次最深刻、最痛苦的警醒。
闻泰的遭遇再次印证了一个铁律: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靠简单的资本并购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犬牙交错的国际政治环境。
这无疑将倒逼中国在光刻机等“卡脖子”的根本性技术上,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大自主研发投入。
![]()
同时,中企的出海战略也将迎来一次深刻的“范式转移”。
过去那种“买买买”的粗放模式,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
未来,企业需要探索更具智慧和韧性的新模式,比如像宁德时代与欧洲车企那样,通过合资建厂、技术共生的方式,深度绑定利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以此来有效规避和化解潜在的政治风险。
![]()
结语
安世半导体事件,是全球化退潮与阵营化加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闻泰科技坚决反对、绝不屈服的态度,以及谴责外籍高管“以合规为名、行夺权之实”的立场,都预示着这场斗争远未结束。
![]()
物理的资产可以被冻结,公司的股权可以被托管,但一个国家和它背后庞大的产业力量,实现科技自立的决心,是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锁住的。
这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争夺战,无论最终结局如何,都已然成为全球半导体格局演变过程中,一个无法绕开的重要分水岭。
它告诉我们,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方向却因此变得更加清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